(一)着力稳进提质,产业支撑更加坚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持续做好服务“加法”、程序“减法”,把好“公建配套方案审查关”“预售资金监管关”“联合验收合格关”,全力做好项目全周期管控,助力207#A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护航拾锦里、富景花苑等项目顺利交付。精准施策去存量,充分利用“春节、五一、端午”节假日等消费旺季,创新推出移动式房产超市“进景区、进商圈”,搭建多样化的房产展示和交易平台。活动期间,累计登记意向购房群体700人次、成交75套。截至5月底,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57.63万㎡、增幅0.3%。坚定建筑业发展信心。优化建筑业服务中心全流程服务体系,聚焦企业纾困解难,邀请市律师协会派员常驻、选聘专业人士担任特约调解员、建立造价咨询企业专家库,在法务保障、人才支撑、金融服务等方面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大助力。持续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对120家(次)企业开展信用评价,深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净化市场环境。推荐六建、中如、泛华、路翔申报省建筑业转贷资金扩容白名单,帮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防范银行金融风险。组建标龙集团涉稳问题处置化解工作专班,3个工作组进驻标龙公司,穿透式查找深层次病因,助力企业纾困解危。一季度,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7.42亿元,增幅5%,列南通7县市区第3;1-5月份,全市建筑业纳税4.7亿元;预计上半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20亿元、同比增长8%。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机制创新协同化、流程再造标准化、技术赋能智慧化、服务延伸精准化”四化改革成效显著,61个工程项目通过联合报装模式,实现水电气网等业务一站式办理;优化施工图审查、绿建、消防设计审查流程,完善工程编码审核与消防验收协同体系,实现建设领域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深化“开工建设一件事”集成改革,通过流程重构、要件精简、时限压缩,推动审批效能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明显。
(二)加强保护传承,赓续城市历史文脉。扎实推进申报筹备。联合中规院、苏规院专家团队,根据国家部委对申报文本的修改意见,系统完善文本内容,积极对接住建部沟通汇报,做好迎接国家级复核准备。持续完善规划体系。《如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及东大街、武庙历史街区规划已顺利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其中名城保护规划方案已通过省政府批复,武庙与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已经进入公示阶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坚持抓好资源普查。始终坚持“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启动第五批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工作,共遴选上报138处,初步确定符合要求40处。同步梳理申报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力争再次入选可复制经验案例。圆满完成住建部“一省两市三县”老城区专项调查试点任务,筛选确定潜在历史文化名镇1处、历史文化街区1处、历史地段6处、历史建筑78处,为全国范围开展专项调查工作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实践经验。创新开展业态管控。基于古城文化特色和保护规划要求,逐步优化历史文化街区现代商业业态,大力招引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的传统商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前置审查意向入驻商户,实现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设置市民游客打卡点10个,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举行主题快闪、舞龙、挑花担等民俗表演,为历史空间注入全新活力。
(三)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持续优化。城市更新纵深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质扩面,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约16万平方米,目前花苑一区等4个小区均已进场施工,项目整体进展约45%。持续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今年已完成加装电梯3台,正在施工8台,全市加装电梯累计完成30台。周密部署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补贴工作,截至目前,已实施2批次旧房装修补贴,共计审核补贴申请311套房,现场核验138套房,线上累计审批金额687.18万元,已发放补贴金额348.77万元。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原则,形成迎新社区完整社区项目建设清单,完成迎新社区卫生服务站、妇女儿童之家、东皋书吧、休闲广场等项目方案设计。基础功能日益完善。将民生实事纳入城建计划,青年人才公寓配套、李渔路钱桥路口改造等工程有序推进,截至目前,龙游河景观带优化提升工程已进入工程尾声,珑隐逸庐配套工程正在施工,青年人才公寓配套工程已完成招标;结合龙游河西侧步道贯通,着力提升沿线绿化景观,以“小而美”改造提升城市精致度。积极探索智慧管理模式,对旧杆件灯具进行模块化改造,巧用“加减法”对部分公园绿地内照明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城市照明节能绿色发展。村镇建设协同并进。聚焦协同发展,充分发挥特色田园乡村党建联建功能型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擦亮“田园党建、匠心美村”名片。年内,指导江安六团等5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培育村开展创建活动。以农村住房安全和品质双提升为目标,持续推动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截至目前,纳入年度改造计划的108户危房,开工率达90%,竣工率超70%。
(四)聚焦精细管理,城市品质显著跃升。市政管养精准高效。深入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年”行动,以“绣花功夫”推动道路、桥梁、绿化、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再提升。常态化开展解放路等15条重点路段人行道、菱花桥等13座桥梁及其附属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铺装修复约1.3万平方米;同步推进38公里城区路面脱空检测,修复塌陷隐患风险点13处,有效保障了城市道路的安全畅通和市民出行的舒适便捷。全面提升排水系统运行效率,累计疏通管网110余公里、清掏耳井900余个、消除管网塌陷损坏等病害24处,改造自动化防汛闸门5处,以科技赋能打造“智慧防汛”系统,加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环境治理精细深入。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要求,以系统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为重点,加快推进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全年计划建设污水管网6.5公里,现已完成3公里;推进1.94平方公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启动同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站网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巩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社会化成果,强化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维管理监管,持续推进农村污水管网的配套完善,不断提高管网效能和覆盖服务范围。截至目前,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为83.6%,提前达到2025年省、南通市80%的要求。城市管网焕新升级。聚焦群众关切的城市内涝顽疾,落实“三亮三实三争”举措,着力攻克城市积涝民生痛点,有序实施海阳路、宁海路等片区排水管网改造,目前已完成管道铺设4.8公里。为增强区域供水保障能力,改善居民用水质量,5月正式启动南通东台管道联网供水工程(如皋段),目前搬迁工作已基本完成。今年再次成功争取国债项目两个:主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总投资10034万,成功争取国债资金3600万,计划改造排水管网13.3公里;市供水管网提标改造综合工程,总投资13046万元,成功争取国债资金4160万元,计划改造供水管网约158.6公里,目前均按计划推进,力争明年年底完成。
(五)夯实民生之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完善征收安置政策体系。加强安置房项目建设管理和调拨安置,4个安置房项目、2045套房源竣工交付,6个在建项目均已封顶。积极探索与研究房票在统筹推进老旧小区解危、解困等城市更新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开展多轮实地调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修订《如皋市住宅房屋征收(搬迁)房票安置实施办法》,充分释放“房票”政策活力,满足群众多元化安置需求。全力推动安置房办证。聚焦土地解押、手续缺失、资料不全等问题,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定期召开推进会议,群策群力解决堵点、难点,确保安置房办证工作按序时推进,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14个安置小区、6790套房源已完成首次登记,1个安置小区、892套房源已完善前期手续。纵深推进风险化解。完善历史遗留问题楼盘“一楼一策一专班”处置机制,先后协调解决鼎昌名邸等11个问题楼盘工程扫尾、综合验收等堵点问题50余项,顺利推动鼎昌名邸、金石庄园2个问题楼盘通过验收。对化解难度大、涉稳风险高项目提级处置,实行“专班+分管+包干”,促成城市广场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现场人均施工人次近170人。通过系统预警、资金监管、“一案双查”等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牵头受理欠薪预警、投诉482件,涉及农民工1470名,金额约3840万元。
(六)筑牢安全底线,发展环境和谐稳定。深化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广运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建成“智慧工地”数智化系统,深化实施“ABC”差别化分类监管,监管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牵头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及外墙保温材料“全链条”整治,全面摸清作业底数,全市涉及人员密集场所的16个项目已全覆盖告知到位、宣传到位、检查到位。结合房屋质量监督,严把外墙保温材料进场验收、检测等关口,以“隐患清零”为目标拧紧安全发条。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开展在建工地电动自行车检查550个次,查摆整改问题隐患178个,集中清理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844辆。提升城镇燃气本质安全水平。牵头开展“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完成两家管道燃气企业安全综合评价;聚焦人员密集场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动态治理,累计入户安检45万户、排查经营场所2000余个、改造报警装置211户;着力提升燃气本质安全水平,48个小区120公里燃气管道由铝塑管改造为镀锌钢管;10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1526家瓶装餐饮用户、413家管道燃气餐饮用户,燃气泄漏安全保护装置接入智慧燃气平台。兜牢住房安全保障。健全农村自建房规划建设管理机制,规范行业运行秩序,创建乡村建设工匠协会;强化工匠管理,开展专题培训428人次,发布带头工匠400名、备案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员49名;通过“线上+线下”督查推动、“交办+通报”督促整改,抽查农民建房18户、反馈交办问题隐患20余条。做好城镇既有建筑常态化安全管理,开展既有建筑暨大跨度公共建筑重大事故灾害专项排查和危旧房屋管控督查检查,消除隐患33处,转移老旧房屋内居住人员9人。深化高层建筑消防治理。扎实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工作,重点聚焦去年排查发现的消防隐患、审验遗留问题和风险部位三大类问题,持续深化隐患问题整改攻坚。截至目前,排查存在风险的高层建筑1513栋、问题隐患2465个,已完成整治2048个,整改完成率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