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人社局
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87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就促科 发布时间:2024-11-22 17:19 累计次数: 字体:[ ]

顾卫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社局聚焦产业人才培养和产业技能提升,结合实际和企业、员工培训意愿,因地制宜,以提高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截至2024年7月底,全市培养技能人才27.8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9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达1299人,高于省“十四五”规划的1000人水平;先后培育全国技术能手6名,江苏工匠3名,省级企业首席技师14名。

一是加强培训意愿调查,开展按需培训。人社局班子成员带队,成立人社服务专班,走访各镇(区、街道)重点企业,了解企业参加培训相关情况和需求,指导和督促补齐短板,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评价标准、分类指导、送教进企、送考上门,打造企业、技工院校、行业协会等用人主体、人才培养主体、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力争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打造成三方认可的“产业证书”,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人社助力。2023年度技能人才取证数为8963人,其中高技能1830人,技师及以上268人,数字技能人才1244人。

二是组织好培训实施,以如皋市高级技工学校创建技师学院为契机,全力促进职工技能培训。立足本地产业,结合产业发展需求进行调整,科学布局技能评价的专业结构,提高与本地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充分发挥学校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主力军、主阵地作用,加强与各镇(区、街道)、重点企业、行业、第三方机构等深度合作,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2023年,开展技能培训1329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722人;创业培训16期1129人次;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春秋两季两期共计134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并结业的222人次,新开班255人次;弹性学制培训毕业409人次,新开班164人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试3078人次,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考试8450人;第三方职业技能等级先后分16个批次考评794人次,其中取证777人次,涉及14个工种,累计培训、考试、鉴定约16000人次。

三是围绕地方产业特色,主动对接如皋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产业链、专业链、人才链,深化校企合作,开展职工职能培训。先后与霖鼎光学、森松重工、斯堪尼亚等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做优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目前,霖鼎光学产业学院车间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相关光学设备采购项目已按照配置要求进行采购并安装。选派2名专业老师赴上海霖鼎进行超精密机床理论和实操学习,组织80名学生到霖鼎总部参观、入企实习。与森松重工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关系,双方积极探索“森松产业学院”实践路径,共同出骨干师资、共同编制教学大纲、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校设立“森松班”,定向培养学生,有200名学生在培,55人入职就业,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试点,按照商定的建设清单抓紧落实。与斯堪尼亚洽谈校企深度合作方案,探讨校内微型工厂建设思路,着重就培养方式、场地布局等细节方面进行协商。

四是以赛促培,深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丰富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创新办赛模式、增强成果转化,让职业技能竞赛成为技能人才提高本领的“养成路”。2023年成功举办焊工、汽车维修工、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竞赛。

五是注重效果管理,严格管理提升质量。召开培训机构工作会议,要求培训机构要加强业务学习,加强过程监管,精准组织培训,精准录入信息,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严格落实培训前开班审核,建立健全抽查机制,采取随机现场检查、不定时抽查、电话回访等方式,认真听取参训人员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方式及培训效果的评价,征求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指导承训机构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努力提升精准培训质量,确保职业技能培训规范有序推进。

            如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