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如皋市搬经镇芹界村聚焦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在基层治理方式上不断探索,构建出“法治宣传+矛盾调处+网格服务”三维治理体系。
强化宣传,筑牢基层治理法治根基
构建“镇党委-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通过江苏省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党支部、如皋市检察院第一党支部及芹界村党支部三方共建模式,为强化基层法治治理注入活力。举办“基层调研+公开听证+现场普法”、农业农村法治讲堂等活动,逐步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也为乡村治理注入法治动能。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建设了占地4800㎡的德法文化主题公园,其中设置普法长廊、案例展板、文体活动等功能区,让群众游园即可学法。
优化调处,畅通基层治理化解渠道
以网格驿站为阵地,聚焦群众需求,开展普法宣传、矛盾调解、民生代办等服务,打造家门口的便民综合体。制定矛盾分级处置流程,建立“受理-分流-调解-回访”闭环管理体系。联合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从周一至周日,每天安排人员值班,充分发挥他们熟悉村居情况和与村民关系密切的优势,及时介入各类矛盾纠纷,用情用心、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对于较为突出的矛盾再召开村民代表协商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凝心聚力解民忧。
建强网格,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将辖区划分为4个综合网格、18个微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4名,制定网格员“六个一”工作规范(一本民情日记、一张联系卡、一套工作服、一个工具包、一部终端机、一份责任清单),实行“早碰头、日巡查、周会商”工作机制,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开展“美丽庭院”星级评定,推出积分制兑换活动,党员带头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创新“村民说事”制度,通过“说、议、办、评”四步工作法,解决环境整治难题,村民参与率达85%;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化治理机制。
通过法治宣传筑牢思想基础、矛盾调处缓解纠纷隐患、网格服务激活治理效能,芹界村正逐步形成党组织领导有力、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群众积极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村民们在法治护航下共享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