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如皋头条
如皋民营经济,怎样向“新”而行?
来源:如皋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01 17:20 字体:[ ]

民营经济是科技创新的“强引擎”、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近年来,如皋各民营企业锚定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以创新为引擎,积极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产业,激发新动能,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如皋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家,净增高企175家。如皋民营企业纳税超5000万元16家、超亿元7家。新的一年,如皋民营企业将持续深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撬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让“创新基因”与“生态雨林”共生共长,为“强富美高”新如皋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新驱动

激活产业转型“动力源”

走进位于城北街道的江苏泰慕士针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极具科技感的画面映入眼帘:“空中走廊”智能吊挂生产线,串联起服装生产的上百道工序;自动化裁剪机精准作业,精确裁剪每一块布料;智能缝纫机快速运转,针脚细密均匀……高科技设备的运用,让整个车间显得整洁、有序、高效。“去年,公司投入近千万元对服装生产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让生产效率提升了近20%。”公司总经理杨敏说,传统纺织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要想突出重围,就要不断寻求技术创新和升级,“生产方式进行‘智改数转’、面料工艺进行创新研发、产品设计与时俱进……只有坚持技术转型、技术创新,我们才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如果说科技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为如泰慕士般的传统纺织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位于九华镇的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极具发展潜力的新材料石墨,则赋予了这家化工设备生产企业磅礴的生命力。

车削、钻孔、装配……在星球石墨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石墨合成炉正在加紧生产中。这些外表看着与一般金属无异的产品,其实科技含量十足。“这是我们主导产品‘组合式副产蒸汽石墨氯化氢合成炉’,年创造直接效益1100多万元。”公司总经理孙建军说,企业主导产品石墨合成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稳居国内市场第一位。

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拥有4个省级研发平台;拥有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近260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总计近30项……多年来对创新的不懈追求,让星球石墨逐步发展成为行业内领军企业。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重要力量。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如皋民营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展现出其作为经济增长“主力军”的强大实力。

赛道突围

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裁切、焊接、拼装……走进百林科制药装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1500平方米的洁净车间内,工人们正熟练操作着各种设备,助力一个个极富含金量的一次性生物制品“走下”生产线。“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无菌封接管机、生物反应器、色谱层析柱和层析系统、新型一次性耗材等系列产品。我们产品中的明星产品——一次性生物细胞反应袋,更是解决了被国外厂商‘卡脖子’的问题。”公司副总经理单小宏自豪地说,目前企业订单充足,预计2025年完成销售收入3.5亿元。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但其设备及耗材供应依然存在“卡脖子”问题。百林科逆流而上,组建研发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不断突破生物工艺关键性技术,实现生物工艺耗材的“国产化”。

眼下,位于高新区的南通辰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满负荷运转,全力赶制订单。这家企业同样将赛道瞄准了国外“卡脖子”关键技术。“我们面向风电、核电、航空航天等六大领域,坚持在无损检测核心技术方面进行自主研发,已获专利超100项。公司将研发结果运用于实际产品中,已形成了以高精度超声自动化检测设备为主的产品结构。”在企业总经理何玉贵看来,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新征程上,民营企业应加强技术攻关,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赛道向“新”,攀高逐梦。南通正海磁材有限公司、势加透博洁净动力如皋有限公司、霖鼎光学(江苏)有限公司、江苏万达特种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在如皋,一个又一个创新型民营企业,正以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决心加速“奔跑”,全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生态护航

汇聚创新创业“强磁场”

“我原本都做好来回折腾的心理准备了,没想到从南京到如皋,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线上系统,半天就一次全部办完了,给你们的服务点个大大的赞。”前不久,江苏雉成电气有限公司经办人卢莹,在市数据局使用新上线的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平台,一次性顺利办完企业异地迁移涉及的所有业务后,对我市营商环境赞不绝口。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营主体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土壤肥沃方能枝繁叶茂。对一城一地来说,优质的营商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经营主体留下来、强起来,从而更好地稳就业促增收,激活经济发展动能。

全省县域首创“皋数通·产业经济数据底座”,赋能产业发展,优化企业服务,释放数据价值;创新打造“AI智慧指引办”,推进企业开办“半日通”、变更“极速办”、迁移“自由行”、注销“无忧退”,实现企业登记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高效办成1.6万件;升级“融易办”政银合作品牌,深入推进现场“云勘验”,推动内资企业新设和个体工商户“掌上办”;常态化推进项目“拿地即开工”“桩基先行”,开启“竣备即发证”全程电子化时代;创建“如数家真·数直播”,以“云端授课+短视频解读”模式,实现帮办服务从“柜台后”走到“掌心上”……着眼于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如皋出台了涉及政务服务等方面的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政策措施,以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佳生态。

“我们要做企业家的‘最强后盾’,让每个创新者都能找到生长的土壤。”市发改委副主任白宝平说,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皋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整合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当好民营企业发展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