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2023年依然是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的一年,是我镇财政工作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全面发展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面对收入任务压力大、税源相对不足、减税降费进一步深化、税收征收率下调、留抵退税等因素的影响,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猛攻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经济,夯实基础财源,制造业等呈现了平稳发展的势头,但是受相关政策的影响,今年财政收入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财政收支管理,深化财政改革,防范运行风险,紧紧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协调各征管部门,强化收入征管,狠抓增收节支和财源建设,努力化挑战为机遇,较为圆满地完成了2023年度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23年,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3000万元,实际完成23672.16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2.92%,比上年实绩15914.37万元,增收7757.79万元,增幅为48.74%。按照国家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的规定,有所属期为2022年的28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2023年入库,调整口径以后,2023年实际完成20872.16万元,2022年实际完成18714.37万元,实际增收2157.79万元,增幅为11.53%。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23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829.54万元,占预算数7664.68万元的102.15%,分项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69.16万元;
(2)公共安全支出27.04万元;
(3)教育支出494.76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88.06万元;
(5)卫生健康支出277.06万元;
(6)城乡社区支出149.29万元;
(7)农林水支出1736.87万元;
(8)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6.54万元;
(9)住房保障支出1030.76万元。
二、2023年预算外收支执行情况
1.预算外收入执行情况
2023年完成预算外收入5131.19万元,占调整预算数5400万元的95.02%,分项收入完成情况是:
(1)综合规费收入758.95万元;(主要是保育费、配套费等)
(2)资产转让或租赁收入72.57万元;
(3)其他收入368.47万元;
(4)上级补助收入3931.2万元。(主要是民政、农业、交通结算等专项补助)
2.预算外支出执行情况
2023年完成预算外支出6531.1万元,占调整预算数6974万元的93.65%,分项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41.96万元;
(2)国防支出8.14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82.62万元;
(4)教育支出688.56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83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17万元;
(7)卫生健康支出252.03万元;
(8)城乡社区支出3235.49万元(主要是道路、桥梁、搬迁整理等基础设施投入);
(9)农林水支出 1190.39万元(主要是村级支出、农林水工程等);
(10)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74.91万元。
三、预算平衡情况
2023年,根据市镇财政分成体制,我镇财力基数4053.22万元,分成财力550.6万元,追加指标及其他补助3511.61万元,减工商税征收费上解284.5万元。2023年我镇预算内总财力为7830.93万元,加预算外收入5131.91万元,上年结余1399.91万元,减预算内支出7829.54万元、预算外支出6531.1万元,完成了当年收支任务。
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财政运行的新情况,我们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第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不断加大对农业、社保、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认真贯彻中央“六稳六保”要求,狠抓增收节支和财源建设,统筹兼顾,科学合理调度资金,想方设法缓解资金供求矛盾,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我们在保民生兜底线、保化债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多重承压中砥砺前行,尽职履职,有力保障我镇财政平稳安全运行。
各位代表,2023年财政工作的成绩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和关心支持下取得的,确实来之不易。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及今后财政运行中还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受疫后经济恢复迟缓、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同时“三保”、镇基本运转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减税降费政策延续,财政收支矛盾持续凸显。债务基数较大、债务化解压力较大使得一方面风险防控任务比较艰巨,另一方面财政资金腾挪促进发展空间十分有限。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分析研究,找准症结,创新举措,认真予以解决。
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4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
2024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预算法》,推动民生及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努力提高收入质量,不断壮大财政实力;推进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努力盘活财政存量资产,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民生优先保障机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物质基础和财税制度保障。
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积极稳妥。坚持依法征税,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预算安排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财力重点向公共服务、民生、社会事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倾斜。三是坚持厉行节约。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规定,强化预算约束,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项目支出预算原则上不增长。四是建立制度,严控债务。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规模适度、防范风险、规范程序、注重实效”的原则,严控债务规模。
二、财政收入支出预算
2024年,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巩固壮大财源;加强收入组织,深化预算管理;科学安排财政支出,推进精细化管理,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续航保障。2024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提振信心,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如皋聚力打造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的目标添砖加瓦,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贡献财政力量。
(一)收入预算(草案)
根据我镇2023年收入完成情况,按照2024年收入预期增长10%的目标,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预算分项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00万元。
2.预算外收入8600万元,分项情况是:
(1)综合规费收入1000万元;
(2)资产转让或租赁收入1100万元;
(3)其他收入500万元;
(4)上级补助收入6000万元。(包括体制外各项上级补助收入)
(二)支出预算(草案)
2024年支出预算为29644.37万元:
1.预算内支出7486.45万元,分项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36.33万元;
(2)教育支出700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16.04万元;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04.2万元;
(5)卫生健康支出223.89万元;
(6)城乡社区支出 99.97万元;
(7)农林水支出962.04万元;
(8)资源勘探支出55.09万元;
(9)住房保障支出888.89万元。
2.预算外支出 22157.92万元,分项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32.97万元;
(2)国防支出55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215万元;
(4)教育支出1480.05万元;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8.4万元;
(6)卫生健康支出1300万元;
(7)城乡社区支出 8560万元(其中环保工作经费100万元);
(8)农林水支出 4056.5万元;
(9)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260万元(其中安全生产专项资金60万元);
(10)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70万元;
(11)其他支出2000万元;
(12)债务本金及利息支出1000万元。
(三)预算平衡情况
2024年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00万元的预算目标,根据现行财政体制预算:预算内可用财力7700万元、预算外收入8600万元,上年结余13350万元,预算内支出7486.45万元、预算外支出22157.92万元,当年收支基本平衡。
三、做好2024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举措
(一)着力支持经济发展,夯实财税增长基础
2024年我们要始终把培植财源、促进经济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起点和重点,千方百计培育壮大税源经济。一是完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稳增长。整合、完善财政扶持政策,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突出扶持重点,服务经济保增长。充分发挥有限财政资金的拉动作用,重点支持效益好、特色化、高端化、规模化的支柱企业,力争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落户九华。三是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帮助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专项发展引导资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加大对镇区改造的力度,大力推动我镇的房地产开发和小城镇建设,为经济持续发展和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二)着力加强征收管理,不断增强财政实力
一是注重部门协作抓征收。加强税源管理,深化源头控制和动态监管。深入推进税费协同共治,充分发挥涉税信息平台作用,健全协税护税机制,促进部门协同、信息共享,做到应收尽收。二是积极研究预判促增收。围绕改革重点,加强地方税源培育、税基建设,不断壮大地方主体税源,不断提高税收质量,增加可用财力。三是强化序时推进保进度。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完善收入考核体系和激励考核机制,强化日常考核和过程控制,及时公布收入进度,促进收入序时均衡入库。
(三)着力优化支出结构,构建公共财政体系
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认真贯彻“六稳六保”政策,筑牢“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底线,依法理财,综合平衡。一是强化机关及部门预算管理,严格规范支出,加大财政资金的整合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二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认真落实涉农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三是始终把造福百姓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着力点,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此外,要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大力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控制支出总规模,努力实现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四)着力深化财税改革,提升科学理财水平
要坚持把创新机制作为加强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力,积极探索财政工作新思路、新举措,进一步提高科学理财,依法理财,为民理财的能力和水平。不断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财政监督机制,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实行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督,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积极防范债务风险。整合政府资源,实现公共资源管理和合理配置,盘活各类闲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