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农业农村局
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来源: 农委(农林局) 发布时间:2013-11-21 00:00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清塘时用生石灰杀灭敌害生物、细菌等。    

    生石灰清塘。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池清塘。一般对于水源充足、排灌较为方便的池塘可采用干池清塘。先将池水放干或留水深5 -10厘米 ,亩用生石灰50 -75公斤 (如淤泥较多可适当加大生石灰使用量);二是带水清塘。一般对于水源不太充足、排灌水不很方便的池塘较为适用。带水清塘,依据池水的多少,一般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 0.2公斤 ,通常将生石灰放入木桶或水缸中溶化后立即全池泼洒,同时泼洒池边。7-8天药力消失后方可放苗。    

    二、在养殖过程中生石灰可以调节水质和底质。    

    调节水质。养殖水体的水质极易呈酸性、老化,特别是在夏秋高温季节,池水出现铜锈水(绿)时,每亩 1米 深水体用生石灰20 -25千克 (公斤),用水溶解后全池泼洒,程度较重时,可隔天再用一次。当池水中含有大量的蓝藻,呈浓绿色、蓝绿色时,可用生石灰杀灭过多的蓝藻,用量每亩 1米 水深水体生石灰25 -30公斤 。通过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强碱性物质,调节池水酸碱度,保持水体的酸碱稳定,形成有利鱼类的生活的水体环境。特别是主养虾、蟹等甲壳类水生动物的池塘,要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池水酸碱度,使pH值稳定于7-8之间,同时增加水体的钙含量,对于甲壳类动物的脱壳生长、几丁质的形成都有益处。    

    调节底质。长期投喂饲料的水体,池塘底泥呈酸性,有利于细菌繁殖,夏秋季节淤泥过多特别容易造成池水缺氧,发生鱼病。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作用于酸性池底后,使底质pH值升高,有利于分解池底的腐殖质,抑制细菌的繁殖。同时,通过使用生石灰,使游离于水体的钙离子能置换出淤泥中的氮、磷、钾,增加水生植物生长所需的肥料,因此,对于淤泥深的池塘,每使一次生石灰就相当于使一次肥料。用生石灰调节底质,可以有效增加水体的硬度和碱度,抑制pH值的强烈变化,提高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利用率,保持池水中溶氧处于较高的水平,创造水生动物生长的良好环境。    

    三、在鱼病防治环节提前应用生石灰,可以降低养殖病害大发生。    

    鱼病重在防。为进一步做好夏秋鱼病高发季节的鱼病防治,每半月使用生石灰一次,每亩水深 1米 左右,撒生石灰15 -25公斤 ,对防治白头白嘴、打粉、赤皮、烂腮、肠炎等细菌性疾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鱼病发生严重的池塘,每隔一周泼洒一次,并配合药物治疗,泼洒三次后即能起到除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