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古城如皋的绿意越来越浓,城市“绿脉网”基本形成,去年,新增绿化面积60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58%,并获评“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总长超过30公里的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2.57%公园绿地,让市民在这座古城尽享安逸娴静生活。
初春的上午,气温不高,阳光带来阵阵暖意,宝塔河畔,梅花开得正盛,柳树已经冒出绿芽,垂丝海棠含苞待放。沈奶奶和老伴儿周爷爷坐在河边绿廊晒着太阳。他们说,只要天气好,就会沿着滨水绿道,步行近一个小时,过来坐坐。
长约6000米的宝塔河生态廊道刚刚通过省级人居环境范例奖考核。曾经狭窄的宝塔河经过几年的治理,已经和茅雉河、龙游河贯通,利用水系的原有地貌特征,沿线建成生态绿廊,亲水平台,种植的一百多种植物更是实现了四季有景的效果。
如皋市住建局园林绿化科科长仇小平说:“绿道两侧,我们栽种了乔木,实现了游步道的林荫化。夏天人走在里面的时候,能够成荫,感受到清凉的效果,到了冬天的时候,因为是选择落叶树种,我们同样可以享受阳光的温暖。”
拥有2600多年文明史的古城如皋,一直保持着“外圆内方”内外城河的空间格局,沿线景观带被划入如皋市第一批永久性绿地名单中。内外城河交界处的育贤园,便是在拆除两幢与周边环境风格不太一致的楼后建设起来的,虽然只有3000平米,却也充分体现了如派盆景的元素,只要天气好,孩子嬉戏,老人下棋,很是热闹。
近年来,如皋着眼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构建了“三环两带五廊多节点”的绿地系统格局。新增绿化面积60万㎡,在南通县市区中率先创成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实施内外城河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外城河实现滨水步道全线贯通,串联起沿线17个水景观平台和9个小游园。实施“见缝插绿”专项行动,完成6万㎡空地复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58%。实现“夏荫浓绿、冬阳落地”的生态效果,全市绿道总长超过30公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