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医疗保障局
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如皋市医疗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1-08-12 09:49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立足更加公平,完善多层次医保体系

1.提升全民参保质量。对全市医保参保情况开展调查摸底,注重加强对各镇(区、街道)的动态指导,持续推进参保扩面工作。引导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劳动年龄段居民参保人员等重点人群参加职工医保。上半年,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参保93.39万人、职工医保参保30.57万人,我市职工医保占参保总人数的参保率由年初的18.9%提高至24.66%。

2.健全照护保险制度。上半年,在将重(中)度失能人员纳入照护保障范围的基础上,新增失智人员为照护服务对象。同时,启动照护保险个性化服务,积极推进落实重(中)度失能及重(中)度失智、辅具服务工作。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失能失智评定新机制,引入第三方开展照护保险社会化评定。启动“义工助照护 服务献爱心”项目,探索义工参与照护保险的服务新模式。上半年,完成照护评定2034人次,支付各项照护保险待遇2339.10万元。

3.做好医疗救助工作。建立特殊困难人员的定期动态参保机制,加强与民政局、农业农村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间的信息对接、共享,确保困难人群应保尽保。完善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医疗救助便民救急作用,切实减轻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积极推行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政策,兜住医保民生底线。上半年,对各类医疗救助对象50652人财政补贴参保资金2127.38万元,救助困难群体155843人次,支付医疗救助费用1995.61万元,发放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10.97万元。

4.推进补充医疗保险。认真做好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惠民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医保南通保”)的宣传推广,积极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我市共有90083人参保“医保南通保”,参保人数居南通领先水平。

5.做好疫情防控医疗保障工作。会同财政、卫健委等部门落实新冠疫苗经费保障工作,确保群众按计划免费接种新冠疫苗。上半年,及时向医疗机构拨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费用995.67万元。

(二)突出更有效率,促进各项重大改革落地

1.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总额预算+点数奖励”制度,完善与总额预算管理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深入推进按病种付费改革。上半年,我市按病种付费数达475种,按病种付费基金占住院基金总支出的33.59%。

2.落实阳光采购制度。落实国家、省组织的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任务,引导各类医疗机构形成合理用药习惯。上半年,共落地集中采购药品四批次157个品种,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价格比较昂贵的抗肿瘤和罕见病用药。完成采购金额1516万元,降低药品费用支出1770万元,与采购前药品价格相比,平均降价56%。

(三)聚焦更加安全,更大力度维护基金安全

1.全面贯彻《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组织开展“打击欺诈骗保 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集中宣传月活动,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对医保基金监管行政执法、经办机构人员和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的全员培训。在基金监管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文书等环节主动进行探索,成立了案审领导小组,制定了《案件审理制度》、《重大行政执法案件法制审核制度》,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2.加大医保稽查力度。通过日常监管、专项稽核等方式,持续保持基金监管高压态势。联合卫健委、市场监管等部门,形成“一案多查”的工作机制。上半年共稽查757家次,查处投诉举报5例,暂停医保服务2家,发布典型案例13例。认真开展“清零行动”,对医保局组建以来至2020年12月底前,未查处完结的问题进行仔细清查,全部实现“清零”。

3.加强医保智能监控与分析。以大数据为支撑,建立快速稽核机制,依托智能监控系统,通过规则查找、精确查找、全库查找三种方式对常发、多发的违规行为和违规数据进行重点筛选。每月对上月本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医保费用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情况,确定月度重点稽核对象名单。每季度进行智能监控一类规则筛查,对筛查出的违规数据及时进行处理。

(四)紧扣更加便捷,提升医保优质服务能力

1.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建设。积极打造省级(以九华镇为试点)、市级(以东陈镇、江安镇、石庄镇为试点)“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目前,相关工程正在积极推进,下半年将正式投入使用。在如皋市人民医院设立“驻点共建医保服务站”,缩小医保服务半径。服务站建设以来,共计服务群众4000余件次。

2.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一是全面贯彻执行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确保15项国家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在定点机构落地应用。积极配合市级信息平台建设,完成金保信息系统拆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搭建医保电子凭证应用环境,无缝对接医保电子凭证平台。上半年,全市497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电子凭证扫码结算脱卡支付。三是大力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以镇(区、街道)为单位,积极构建群众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服务指导网络。上半年,我市共有30余万群众完成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激活率为30.83%。

3.提高医保公共服务能力。一是积极推进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工作,简化备案手续,努力实现异地就医医保待遇“一站式”结算。上半年,我市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率为99.02%。二是进一步落实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服务指南,推行综合柜员制,努力实现“网上办”、“自助办”、“就近办”、“一次办”,不断优化医保公共服务。三是持续推进“好差评”制度,健全医保服务差评和投诉问题核实、督促整改和反馈机制,常态化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听取群众对医保服务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