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发展的中继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及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团结全镇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弘扬治沙优良传统,奋楫笃行、砥砺向前,书写吴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实践新篇章!
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兴产业”推进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经济运行稳步向前。全年(预计,下同)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22.5%,地区生产总值40亿元;工业应税销售29.74亿元,同比增长5.3%;服务业开票销售23亿元,同比增长4%;批发业销售13.2亿元,同比增长38.7%,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全市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强化“亩产论英雄”思想,全力优化产业结构,全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1.98亿元,增幅6.2%;工业实缴税金1.05亿元,增幅65%,贡献度位于全市第一梯队。实现建筑业产值376.13亿元,增长4.3%,新增建筑业企业1家,为全市作出重大贡献。新增亿元企业2家;规上工业企业2家,其中年开票达5000万元以上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零”的突破;限上企业5家,企业培育数位于全市前列。双招双引硕果盈枝。牢固树立“第一时间”招商理念,组建高水平招商引才队伍,第一时间获取项目信息、第一时间上门拜访、第一时间对接需求,同时积极发挥在外乡贤能人作用,全年累计拜访乡贤125人,获取有效项目信息32个,招引乡贤返乡创业6个,成功签约5亿元项目、3亿元项目各1个,实现外资到账280万美元,为经济发展提质注入新动能。全年申报海外引才33名,通过江苏审核13名,申报“148工程”3个,入选“雉水英才”项目2个,位居全市乡镇第一方阵。项目建设稳进提质。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建立“流水线”式服务模式,全流程衔接项目建设推进,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47亿元,其中服务业投资1.64亿元,增幅232%,实现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3个、申报竣工项目4个、转化项目7个,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全面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处置,盘活顺隆涉及土地87.5亩,全年目标完成率175%。创新活力蓬勃迸发。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夯实培育“温床”,龙游智谷众创空间投入使用,并高质量通过省级众创空间认定,进一步完善科创企业培育孵化链条。提升科创实力,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3.8%,实现科创项目认定12个,产学研项目认定12个,高企申报15家,认定4家,科创事业稳步向前。推动“自我革命”,助力企业完成智改数转项目25个,其中三星级上云3家,企业诊断8家,两化融合贯标1家,星级安全防护1家,智能化技改6家,新型工业化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提效能”统筹区域建设,城镇能级品质不断提升。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抢抓北沿江高铁及如皋西站建设发展机遇,高标准实施村庄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等工作,全年累计完成征收集体土地364亩、办理临时用地411亩,高铁主线沿线涉及居民全部签约并完成选房;启动全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钱庄、立新等8个村(居)村庄规划获批;围绕产业功能布局,完成653亩大石综合产业园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高效推进基础建设。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吴窑派出所改造施工全面完成并交付使用,镇消防站启动建设,“华尔登”二期6栋楼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并实现封顶。交通出行更安全便利,新建美丽乡村路7.31公里,修缮破损路面19公里,小王桥改造项目建成通车,增设各类交通安全设施1100余个。镇区形象不断刷新,新铺设生活污水管网1.26公里,完成分散农户污水处理设施建设800户;鲁班路、人民路等主干道及周边环境完成提质升级,科创园门头、外立面完成改造,龙游河景观带完成基础建设。城镇管理日趋精细。深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累计处理店外店事件146起,占道经营1366起,清除各类乱贴乱挂319处;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秩序确保无乱停乱放、无占压盲道现象。创新建立违建巡查反馈制度,建立违建巡查数据库,查处主房违建44起,附房违建82起。围绕“三定一督”方针,全面建成镇区及村(居)垃圾分类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大气防治,全面排查涉气企业排放情况,重点实施绿色发展1家,VOCs(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2家,综合整治提升7家;淘汰国三以下柴油货车82辆,目标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空气质量摆脱落后局面。聚焦水体治理,全面摸排整治淮河流域排口28个,长庄污水处理站完成改造并专业化运营,水体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实现市考断面水100%达标,7条河道通过省级生态河道验收。
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重平稳”衔接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工作不断提速。高质高效夯实乡村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全面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78万亩,总产2.98万吨,其中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面积400亩,同比增长100%。推动农业现代化,投资2750万元建成0.89万亩高标准农田,打造7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0.5%,农民化肥使用“减量增效”观念进一步提高。制定特色农机化激励文件,新增各类农机装备近200台。创建南通级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1家,建成如皋市级花生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1家。有力有序发展乡村产业。培育特色农业发展,多绿沅葡萄产值超200万元,猕猴桃产业亩均产值达2万元,扩大珍珠蚌养殖项目至1400亩,预计3-5年后能产560万只珍珠。推动农业项目建设,顺杰水蛭养殖项目顺利投产,鑫谷香家庭农场能力提升项目通过验收,立新“聚威蜗牛”养殖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君子羊肉、皋畾果蔬等8个绿色品牌创建成功并打出名声。鑫磊生态家庭农场认定为“国家级生态农场”,立新社区被认定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强基固本激发乡村活力。扎实整治人居环境,召开人居环境现场会19次,以月度“村庄清洁日”为抓手,累计动员党员干部3500余人次、群众3万余人次整治居住线570公里,清理点位6500余个,小马社区成功冲进“红榜”,干群参与整治热情高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490.59万元,建立资产资源动态管理制度,开展专项整治及提质增效行动,追缴拖欠租金67.39万元。产权交易平台共成交180个项目,成交总金额达1888.92万元,排名江苏省镇级单位第66位,获评南通市产权交易先进单位。
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惠民生”增进百姓福祉,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做好卫健工作,以“江苏省健康镇”建设为契机,提质升级卫生院软硬件设施,居家养老服务实现村(居)全覆盖,成功创成南通市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江苏省健康镇”通过现场评估。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吴窑、长庄幼儿园通过省优质幼儿园复验,江中小学获评如皋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吴窑初中普高录取率提高至62.3%,全镇教育水平达到新高度。进一步做好人武工作,积极宣传动员342名适龄青年完成兵役登记,优选18名青年入伍,超额完成征兵任务。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多措并举促进稳就业,对接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组织开展技能培训600余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认定80人;开展多轮次专场招聘,实现新增就业岗位380余个。编密织牢兜底保障网,建立社会救助动态管理机制,较去年核增低保户38人、五保户40人、困境儿童8人,救助临时困难家庭16户;积极开展慈善助医、健康扶贫、圆梦助学等慈善救助活动,共筹得善款41万元,累计救助居民60户。持续弘扬文明新风。推进殡葬改革,完成“八有”标准镇级、村级公墓改造,对摸排出的未清理散坟进行全覆盖清理,进一步巩固全镇殡葬改革成果。增强文化底蕴,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展览活动近200场,文化惠民活动150余场。讲好吴窑故事,依托“高铁小镇 大美吴窑”微信公众号,开辟《晓“吴”事》《吴窑好人》等专栏传播吴窑声音,三元吴玉兰获评“南通好人”,7人获评“如皋好人”。
这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抓长效”推进社会治理,群众安全屏障不断巩固。依法治理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八五”普法规划为中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紧抓节假日、“国家安全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加强群众关切重点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加强阵地建设,推进镇村两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规范法治工作室建设,全镇创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法治氛围日益浓厚。纠纷化解控量减存。健全领导接访、下访、包案等制度,高度重视群众的来访来信工作,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做到“不等、不拖、不靠”。充分发挥镇域指挥中心、矛盾调解中心、综治中心平台联合作用,集中处置答复各类诉求共计998件,100%办结,满意率达98%;推动开展村(居)积案轮回攻坚化解2轮,对重点信访户进行矛盾化解,成功化解20年以上矛盾4件,10年以上矛盾12件,5年以上矛盾26件,今年未发生赴京上访。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全面开展“标准规范落实年”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增强企业主、职工识险、排险、避险能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分行业梳理安全检查清单,开展清单化检查和联合执法,联动消除监管盲区,推动形成监管合力,并加强整改闭环,累计检查企业、个体工商户3157家次,排查隐患全部完成整改,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