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如皋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2019工作总结
来源: 如皋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0-03-09 10:33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9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领导班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如皋争先进、南通争第一、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目标,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文体旅游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切实履行“一岗双责”。

一是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严格遵循机构改革工作要求,顺利完成机构转隶组建任务。科学制定“三定”方案,合理安排班子分工,调整优化科室设置,配优配强中层干部,有效保证了新组建局的正常运转。围绕文体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打造特色亮点,有效实现了“合并合心、合拍合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抓住党的政治建设这个统领,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学习纪律,创新学习方法,党员干部认真撰写学习笔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诚恳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总体实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主题教育目标。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今年以来组织党风廉政专题党课16次,并通过工作QQ群、微信群、短信平台等不定期发送党风廉政、政策理论近百条。认真开展作风效能常态化督查。对市作风效能办通报的存在问题,认真剖析原因,开展提醒谈话,切实提高机关效能。

四是规范权力运行机制。领导班子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报告、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选人用人等制度,规范领导班子的从政行为。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均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一言堂”。在中层干部选拔上,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选拔8名青年干部充实到机关和直属单位中层队伍,进一步优化了中层干部结构,中层干部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制定完善12类28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

五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领导班子带头学法守法,把言行规范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把各项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组织学习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全系统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学习及知识竞赛活动。培训文体旅游从业人员近千人次。认真办理建议提案及“两代表一委员”建议意见,办理落实率和满意率均达100%。认真接待群众来访,认真及时处置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确保和谐稳定。

六是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局党组召开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开展谈心谈话,以团结统一思想,以事业凝聚力量。加强干部能力建设,举办干部培训班和专题讲座,邀请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曹益民作全域旅游专题辅导,邀请省文化馆馆长戴珩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讲座。充分发挥文化和体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全年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活动58次。积极服务群众,开展新官村和塘湾社区“走帮服”活动,认真梳理、分类处置,解决30多个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坚持创新突破,全力推动文体旅游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升组织推进工作水平。

一是全域旅游创建强势推进。盆景风情小镇创建通过省级中期验收,城北街道平园池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平园池荷香民俗园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长江药用植物园创成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市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如城旅游集散中心年底完成主体建设。文体旅游宣传有力,16个活动被“学习强国”平台推介。“如皋文体旅游”微博微信公众排名位居全省前五。“长寿之乡·诗意小城” 第八届旅游文化节、2019南通乡村旅游节开幕式成功举办。今年9月份省创建调研指导组对我市创建给予较高评价,将我市列入全省45家创建单位第一方阵。本月我们将接受省级验收,各项工作有序准备。

二是文体旅游产业加速发展。全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4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24.19%、28.45%;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77.6亿元,增幅超过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保持南通领先;预计年底完成体彩销售1.65亿元,与去年持平。国际园艺城项目参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路演及推广活动,全省共3家,南通唯一。如皋国际园艺城二期项目和盆景风情小镇项目成为全国优秀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积极打造特色旅游民宿16个,花庄、伊荷等7家民宿被南通市认定为旅游民宿亿元企业。

三是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项目获得国家文旅部全国试点建设项目专项扶持资金100万元。1个镇综合文化站和1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被推荐为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示范工程建设单位。以“祖国颂”民族管弦交响音乐会、“盛世欢歌”歌舞晚会为代表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精彩纷呈,江苏省公共文化云平台对“盛世欢歌”歌舞晚会现场直播,当天点击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次,并纳入省2019年文化共享工程“百姓大舞台”品牌项目。

四是体育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积极承办各类高规格赛事活动,成功举办2019如皋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国际铁人三项赛、第十届环长青沙岛自行车公开赛等。“如马”影响较大,来自西班牙、德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近10万名跑友参加比赛。南通支云成功保级,15场中甲联赛主场保障有力,场场球迷超万人。各项大型赛事全面展示如皋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城市建设面貌和秀丽自然风光,在带动如皋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同时,打造“活力如皋”城市新形象。

五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持续加大。石庄汤氏宅和定慧寺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皋师范学堂旧址获得消防工程专项资金120万。水绘园安防、防雷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网络监控平台投入运营。作为对接“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重要举措,古邗沟勘探工作稳步推进。《方寸天地唯印示信——如皋印派印章专题展》成功入选省巡展项目,送展跨出省门,北到内蒙古阿拉善博物馆,南到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西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为宣传如皋地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年开展非遗进基层活动6次。积极组织如皋丝毯织造技艺参加国家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有望通过国家评审。

六是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水平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共出动检查6065人次,检查各类文体旅游经营单位2341家次;立案45件,办结50件(含去年结转6件),待办结1件,罚款53万余元,各项任务指标均高居南通市各县(市、区)首位,受到省厅、南通市局高度评价,我市被推荐为江苏省2019年度境外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先进市。组织安全知识培训4次,参加人员600余人次,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经营承诺书》800余份;开展安全应急演练2次,参加人员100余人次;排查出安全隐患47处(个),开具整改通知书35份,移送公安处理2例,所有发现的安全隐患均得到了有效整改,全年未发生1起重大安全事故。

三、坚定政治立场,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一是认真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和市委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文件精神,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的重要内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涉及旗帜立场、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敢于发声、勇于亮剑。
  二是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多次与各级传统媒体和新闻媒体联系,对全市文体旅游各方面的发展进行报道。讲好如皋故事,宣传推介好如皋,鼓舞士气,增强信心,不断汇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切实加强宣传工作。把完善提升公共文体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全覆盖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持续擦亮“雉水之夜”群众文化品牌,镇村组织主题文艺演出80多场,“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演出超过200场,农民“乐一天”艺术节活动共举办150多场。全年送展览26场,送戏120场,送书16910册。

一年来,全局上下锐意创新,务实苦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抓发展的举措不多、推项目的力度不够、干部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2020年,我们将围绕“一城两区三基地”的总体布局,探索文体旅游融合发展道路,全力推进“一核两区”建设(一核:以历史文化古城为核心的国家5A级景区;两区:以盆景艺术为主题的国家级长寿旅游度假区、以生态康养为主题的国家级五洲国际旅游度假区),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着力打造“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基地”,确保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持续扩大文体旅游有效供给,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开辟如皋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