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如皋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1年12月1日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文体广旅局围绕“挺进县域二十强、争创文明典范城”目标,大力推进“文体旅强市”建设,如皋上榜“2021中国文化建设百佳县市”,获评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获首批“江苏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单位”、东大街被认定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第一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局机关党委被表彰为“如皋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2021年文体旅工作总结
(一)文化方面。市文化馆荣获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市图书馆获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评审单位。新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分馆5家,积极推动智慧广电建设,九华镇、白蒲镇通过南通验收。持续开展“雉水之夜”、“4·6”计划、“乐一天”文体艺术节150多场,组织送戏下乡120多场,举办红色主题大型文艺演出5场。6件作品参加第五届江苏省文华奖评选,2件作品入选展览和展演。歌曲《幸福小康》列为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推进文物保护单位提档升级,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资金546万元。“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9处文物保护单位被省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古掘沟(古运盐河)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已完成,启动古运盐河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已向国家文物局递交考古申请。
(二)体育方面。新建平园池体育公园,面积达30320平方米,新建健身步道32.6公里,我市智能健身体育公园在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参加全国U16标枪基地锦标赛,1名运动员获第三名和“优秀苗子”称号。在江苏省投掷项群赛中,获U13-14女子铅球第一、U15-16女子铅球第二、U15-16男子铁饼第二、U13-14女子铁饼第三的好成绩。参加江苏省县组田径锦标赛,荣获全省64县市第七名,苏中排名第一名。举办第四届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决赛,承办省青少年田径投掷项群比赛暨训练营和省青少年U12(男子、女子组)足球锦标赛、南通市“十二运”中小学部足球比赛和田径比赛,中甲联赛南通支云获得第5名的好成绩。如皋获评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三)旅游方面。加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力度,启动水绘园创建5A级景区工作,积极对接文旅项目投资单位,编制创建调研报告。启动长青沙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水木春秋度假村已封顶进入内装环节。启动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二期建设。持续推进龙游湾长江生态景观带修复工程,项目已基本完工。惠蒲大酒店顺利通过四星级饭店复核,开元明都大酒店国家四星级饭店创建通过省里验收。举办“长寿之乡·诗意小城”第十届旅游文化节。如皋2两家景区入选省文旅厅推出的20条“永远跟党走”红色旅游线路,3名讲解员获评“江苏省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
(五)文体旅产业方面。积极申报江苏省文旅产业奖励扶持资金,华夏胶片电影馆获得补助资金90万元。南通斯密特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一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研发中心。1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被确定为南通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61.26亿元,截至三季度,已投入19.16亿元。截至11月底,全市体彩销售1.28亿元,累计接待游客1330.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9.38亿元。我市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单位。东大街历史街区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第一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省文化和旅游消费便捷支付示范区。
(六)文体旅市场方面。截至目前,办结案件28件(含2020年结转3件),待立案件2件,办案数量达30件,南通各县市区位列第一。获评2019—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未经批准举办营业性演出案”参评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修订《如皋市旅游团队地接奖励实施细则》,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联合多部门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21次,配合南通市级跨部门双随机抽查9次,涉及经营单位170多家,我局被评为省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突出单位。联合开展高危文旅项目、游泳场馆、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文体旅行业全年未发生一起疫情、安全事故。
二、存在问题
围绕全年目标任务,重点查摆我局牵头和具体负责的考核指标存在不足有:
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考核排名不够靠前。主要原因:一是规上文化产业企业数量偏少,产业门类不齐全。除4个主功能区外,一般镇规上文化产业企业均为个位数;二是部分企业运营质态不佳,营业收入增长乏力、利润率偏低;三是规上文化企业培育后劲不足;四是招引新落户项目不多,缺少行业领军“龙头企业”。
2.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速和文体娱乐业劳动工资总额增幅在南通县市区排名靠后。主要原因:一是文体娱乐业规上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二是部分镇区为空白;三是培育新增规上文体娱乐业潜力不足,结构不合理,实体企业偏少;四是对文体娱乐业劳动工资关注度不够。
三、2022年文体旅工作思路
2022年,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目标,围绕省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深入推进“文体旅强市”建设,狠抓项目建设、精品创作、服务提升、品牌打造,大力推动产业融合,促进文体旅全面发展。
(一)持续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一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围绕提高“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指标,发挥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的作用,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打造“雉水之夜”“4·6”计划、“乐一天”“圆梦工程”等品牌活动。二是进一步推进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创作一批主题文艺作品,开展专题文艺演出巡演。打磨一批高质量文艺精品,瞄准省五星工程奖,确保1个项目入选。策划如皋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2台精品演出。三是进一步推进文遗保护传承利用。围绕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古掘沟考古工作,力争2022年底完成古运盐河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实施水绘园消防工程、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旧址安防工程建设,推进如皋城东水关遗址、如皋定慧寺、石庄汤氏宅等工程修缮,完成文庙大成殿工程修缮设计方案,推动省文保单位升格为国保单位。深入推进7项历史文化课题研究,围绕“五个一”目标,取得突破性成效。
(二)持续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一是群众体育方面。出台室外全民健身设施规范管理意见,更新一批健身器材。举办好如皋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暨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组织开展元旦健步行、广场舞、足球联赛等品牌群众赛事。二是竞技体育方面。参加省第二十届运动会,力争2个项目拿到金牌。参加全国奥林匹克基地锦标赛、江苏省县组锦标赛(5个项目)、省中长跑竞走锦标赛、南通市田径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承办2个以上省市级比赛项目,有序开展支云青训,推进“5621”项目布局,打造足球、篮球、游泳、羽毛球等特色体育学校。三是品牌赛事方面。举办好如皋国际马拉松、“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如皋市业余足球联赛、职业联赛主场等品牌赛事,组织好南通支云出征仪式,继续保障好支云足球主场赛事。
(三)持续推进旅游事业发展。一是推进项目建设。高度聚焦“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水绘园5A景区、长青沙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成立领导工作小组,实施挂图作战。加快推进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二期建设,确保明年底开馆运行。积极推进星级旅游酒店创建,培育1家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二是推进景区升级。推动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平园池荷香民俗园、长江药用植物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进东大街、华夏电影、龙游河三期、龙游湖等景区提档升级。利用资源特色,培育如城钱长村、江安周庄社区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三是推进宣传推介。开展文旅资源普查,搭建宣传平台,筹划举办第十一届旅游文化节、第四届国际刑侦科学大会,不断扩大如皋影响力。
(四)持续推动文体旅产业发展。一是强化激励引导作用。聚焦文体产业高质量考核目标,修订文化产业考核细则,争取文体娱乐业专项考核。二是加大培育招引力度。狠抓重点项目招引和建设,培育“三上”企业,打造特色明显“文体产业示范园区”和一批示范基地(企业)。积极申报南通市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力争项目个数和投资总额居县市区前3名。三是发挥融合发展优势。加快招引文旅龙头企业。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推出特色化、多元化文旅产品,打造如皋旅游核心吸引物。发挥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作用,举办文旅消费季活动,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持续推动市场监管治理。一是在市场监管方面。制定出台文体旅市场管理工作意见,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聚焦文体艺术类、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许可和管理,推进“双随机”抽查常态化,健全行业信用管理机制,深化行业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打造1家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指导督促广电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应急培训演练,确保全年安全播出零事故。二是在综合执法方面。认真开展“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办案流程;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开展联合执法,推进“双随机”、扫黄打非常态化,重点打击非法经营等严重违法行为;坚持“以案说法”,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全市文体旅行业发展保驾护航。三是在安全监管方面。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安全+防疫”双督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文体旅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创新监管方式,健全源头防控、突发事件预警、协调联动、应急处置等机制,系统提升文体旅行业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