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水务局
如城街道打造村庄治水护水新范本
来源: 内部 发布时间:2020-05-29 11:10 累计次数: 字体:[ ]

品味“会呼吸”的河

——如城街道打造村庄治水护水新范本

桃红柳绿、碧水环绕,闲时趟一趟河水,静坐钓一钓野味,是如城百姓的集体记忆。每一条河流都连接着两岸百姓的生活和娱乐,数百条的河道贯通着农村与城市的生态命脉。

如皋市如城街道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治理河道水环境,积极探索管护新常态。

当好“贴心人”带动群众“全参与”

村民提要求,政府办实事;百姓说了算,有事好商量。

位于十里社区的马王河,全长2450米,原计划投入48万余元进行河道清淤,来恢复河道畅通功能。但社区领导干部主动对接群众需求,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把两委会成员、人大委员、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聚在一起,专门就马王河水环境治理问题进行了讨论。百姓向往高品质河道,希望打造生态景观河。通过协商议事会上一次又一次的交流讨论,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村民对河道治理有了充分的认知,政府也从百姓需求中创新治理方案,双方逐渐形成了共识。提高河道治理标准,加大资金投入,从48万上升到448万元,统筹一河两岸进行系统化综合治理。

“我们老百姓表示热切地感谢,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有阻力,我们作为村民代表肯定配合,帮着他们把这个工作完美。”村民陈志梅发出感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当好百姓的“贴心人”,打通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发动群众力量“爱河、治河、护河”,在治河成效中提升群众“满意度”。

下好“一盘棋”活水畅流“全覆盖”

生态美不美,要看绿和水。

2016年贺洋社区选取南居住河为试点,开展样板河道打造。采用“生态、经济、实用”的生态护坡措施,防止河道坍塌;河坡栽种绿草树木,稳固土壤同时花开似景、绿意盎然;两岸住户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处理污水,解决源头性污染问题;投放各类鱼苗1000多条,以鱼养河,生态治河。渐渐地,薛庄中心河刷新了面貌,更成为了休闲野钓的好去处。这样系统化的治理成效和实际体验,促使社区百姓希望能覆盖到全部河道。3年来持续推进整治,2019年底贺洋社区11条河道全面完成高标准治理,同时也荣获“江苏省水美村庄”。

如城街道境内有村庄河道207条,全长187公里,从优先整治黑臭河道、污染河道、淤积河道,到重点突破群众呼声大、迫切反映的河道,到规划整治美丽乡村、水美乡村和田园乡村建设的连片河道。全面推行“以河养河、生态保洁”新机制,推广“水面栽植物净水、水下养鱼护水”新模式,2019年补充投放鱼苗8213斤到境内59条河道之中,截至目前投放养鱼河道占全部河道70%,基本完成村庄河道整治修复全覆盖。用实功出实绩,以水引绿,生态护水,让村庄在水的润泽下展现生命的活力。

做好“河管家”治理河道全管护

河道治理,三分治、七分管。“整治是手段,管护是关键。”只有长效管护措施到位,才能永葆河道畅通、清澈、靓丽。

城西社区的薛庄中心河,全长1300米,贯穿着东西两岸100余户居民,是社区一条重要生命线。曾经有近半段河道淤泥沉积、垃圾飘洒,导致河水黑臭,令两岸居民苦不堪言。在2019年大力整治后,河道变得畅通、水清、岸绿、景美,俨然成为一条高品质、会呼吸的河道。但治理只是起点,管护才是后续。坚持“建管并重”,推出一系列长效管护措施助力水体水质的全面提升:强化水资源保护、强化水岸管控、强化常态管护,实干推动河道长效治理;实行河道巡查制度、河道长效管护联席会议制度、管护公示监督制度、管护工作考核制度,用制度保障河道长效管护成效。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要有人管”如城街道打造“河道管家”过硬队伍。有镇级河道18名,村级河长133名,2019年巡河6599次,发现问题就现场交办;有河道管护人员288名,每天清理河道,夏季水生恶性作物高发期还会增加清理频次;有志愿者们充当社会监督员,争当“民间河长”;还有河道公示监督牌229处,发动全社会群众力量参与护河。“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管水、护水,重现一河碧水,鱼翔浅底,草长莺飞,两岸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

如皋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建军考察如城街道河道整治工作时强调,“如城街道做作为中心城区,要提升形象品质,全面完成河道清淤,保障常年不断水,水体畅通无黑臭,以水美促乡村美,建设生态宜居新如城”。

当前,如城街道的成功经验为全市河道常态化治理和长效化管护提供了新范本,以“水”破题,发动居民“全参与”、活水畅流“全覆盖”、治理河道“全管护”,,提升“颜值”变“价值”,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