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市人社局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聚焦稳就业、可持续、强支撑、促和谐、优服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目标任务按序时完成,尤其养老保险工作成效明显,荣获省政府办公厅专项督查激励表扬。
一、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新增就业参保15637人,首次来如就业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5023人,困难人员就业2413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2324人;新增参保高校毕业生5165人,其中名校优生228人、硕士及以上203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5.2%;新增居保转企保2.32万人;受理劳动监察投诉举报案件2725件,劳动仲裁1582件,按期结案率100%。
二、2023年主要工作
(一)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一是积极实施稳岗扩岗政策。拓展“免申即享”“直补快补”模式落实企业用工补贴政策。全年累计发放634家次企业社保补贴228.7万元,企业招聘补贴66.3万元。二是精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进一步完善推荐“如皋智聘”云平台,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累计发布553家企业2万余个岗位需求;“如皋就业”抖音号、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系列等活动170余次。加大劳动力外引力度,组织企业赴陕西洋县、云南、河南等地参加招聘活动。三是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宽富民创业贷款政策,全年累计发放富民创业贷款134笔2259.6万元;发放富民创业贷款贴息101万元。四是充分保障重点群体就业。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新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2个。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人员684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973.69万元,发放就业困难对象灵活就业社保补贴4969.42万元。
(二)织密惠民利民保障网。一是全面推进社保扩面。制订考核办法、强化工作合力,新增“居转企”人数南通排名第一。城乡居保征缴工作超序时推进,参保缴费率86%;精准帮扶兜底,居保扶贫代缴9625人、困难人员待遇领取1.81万人。二是全面推进社保制度改革。稳妥推进事改企工作;落实省政府失地保障新政策,我市配套实施办法初步形成。三是全面落实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障待遇。四是全面强化社保基金监管。坚持实施网上监管,联合公安、民政、司法、卫健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加大冒领和重复领取查处力度。
(三)人才工作创新突破。一方面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发挥“政校企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云平台作用,组织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校园招聘会和企业高校行活动35场,涉及兰州、西安、青岛、南京、扬州、盐城、淮安、连云港、镇江、南通等地高校;协助世睿电力、海迪科、梦百合、神马电力先后引进博士后科研人员4名;推荐三个项目参加卓越博士后先进制造业揭榜领题遴选,全部成功入选,数量占南通的3/4。另一方面全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育。全力推进技师学院创建工作,大胆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改革,霖鼎光学产教融合车间已完成改造验收,年底前投入使用;森松重工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斯堪尼亚校中厂建设均稳步推进,打造“超精密加工”“特种材料焊接”等全国一流特色专业,为重点骨干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四)人事考试工作安全高效。平稳有序做好人事招聘工作,组织教育系统、卫健系统等事业单位人事招聘407人,组织13次各类人事考试,安全率100%;进一步规范岗位设置及聘用工作,核准变动1000人次,布置并核批全市事业单位1.55万人2023年度年初业务;优质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走访数字经济企业,进行职称申报专题业务培训;建强乡土人才队伍,推荐申报省级示范大师工作室两个。
(五)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出台《关于明确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和工资“月结月清”专项行动;全力推进“不欠薪”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强劳动普法宣传,联合市法院召开劳动争议裁审工作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举办公开庭审、法律宣传等活动。开展企业薪酬调查,抽取部级省级企业共153家,较去年增加46家;加强“双随机一检查”,强化对劳务派遣公司的监管,坚决维护劳动者权益。
(六)优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进省一体化平台“一网通办”,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清单事项进行维护,实现开办企业0.5工作日办结,开辟“24小时自助政务驿站”,窗口服务提档升级。深化免证明服务事项改革,梳理69个服务事项,加大信息共享深度。持续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完善线上办理渠道为三代社保卡换发和“一卡通”应用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电子社保卡签发93万人;第三代社保卡持卡65万人。“劳有所得”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3月高分通过省标准化验收评估领导小组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