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市人社局坚持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根本,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聚焦稳就业、可持续、强支撑、促和谐、优服务,全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目标任务按序时完成。
(一)切实筑牢就业基本盘。一是积极实施稳岗扩岗政策。全年累计发放企业社保补贴171.9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9.75万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24.1万元,累计发放7990家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3028余万元。二是精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利用“就在如皋”、“如皋智聘”等宣传平台,发布企业招聘信息2万多个,围绕“皋就”持续打造抖音带岗直播基地,吸引近25万人次观看,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共计140场,4000家次企业累计提供岗位6.5万个次;加大劳动力外引力度,全年组织42家企业赴劳务基地8次,新开发劳务基地3个。三是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完善富民创业贷款管理办法,全年累计发放富民创业贷款136笔2090.3万元,富民创业贷款贴息34笔,贴息33.73万元;以赛为媒选培优质项目,南通伟腾“超薄晶圆划片刀”项目荣获“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南通市级项目赛二等奖、省级项目赛三等奖、全国赛先进制造业赛道“优秀奖”。四是充分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打造“1+1+1”零工服务模式,构建形成覆盖全市的灵活就业和新业态招工网络,全年累计发布零工岗位需求近500个;新建“家门口”标准化就业服务站6家,其中“家门口”标准化就业服务特色站1家;累计兜底帮扶五类重大群体实现就业595人,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累计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4711.01万元,累计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812.57万元。
(二)织密惠民利民保障网。一是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居转企扩面,对照清单逐一排查市外参保对象和在如就业而未参保对象,做到应保尽保;优先保障居转企补助资金,发放居转企参保补助4542人共计454.2万元、居保转企保延龄补助69人共计20万元。二是全面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常态化走访企业送服务,全年共计200余次;响应“企业开办一站式”要求,全年办理新参保登记4295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新增网办单位注册150家,全年网办业务约15万件。三是全面强化社保基金监管。坚持实施网上监管,联合公安、民政、司法、卫健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加大冒领和重复领取查处力度。
(三)人才工作创新突破。一方面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今年来累计举办专场招聘会30多场,吸引超10000名高校毕业生应聘,收取简历5629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539人;推进的卓远半导体张新峰博士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2023年度“江苏留学回国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神马电力张思达博士成功获批2024年度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资助对象;协助中如建工成功引进博士后科研人员1名;组织镇区及相关科创园区运营单位参加第十六届“南京留交会”,活动现场洽谈人才62人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项目22项。另一方面全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育。全力推进技师学院创建工作,今年高级技工学校获评“江苏省五星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1月7日-8日,通过省政府委托省人社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大胆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改革,与霖鼎光学合作打造特色光学产业全链条工艺培训实践,组织第一批23名学生到产业学院实习;与常州大学、华东理工、百林科谋求合作,安排50名学生入百林科参观学习;与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就电气工程、智能制造、船舶、机器人专业签订人才培养共建协议。
(四)人事考试工作安全高效。平稳有序做好人事招聘工作,组织教育系统、卫健系统、党校等事业单位人事招聘451人,组织26次各类人事考试,安全率100%;进一步规范岗位设置及聘用工作,核准变动500人次,布置并核批全市事业单位1.55万人2024年度年初业务;加强全市编外人员管理,进一步核准数据摸清底数,研究制定精简方案;发挥省级考区作用,成功组织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走进相关企业指导职称申报,共审核流转各类职称申报948人;建强乡土人才队伍,申报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2个和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1个。
(五)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配合行业部门开展劳资专管员培训,培育标杆项目29个;加强工资保证金监管,依法依规处置预警工单260多起;工资支付监管预警平台经过近三年的建设,3月初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将预警平台升格为和谐劳动关系动态监测预警平台,推送银行类预警信息45条,全部完成核查整改。
(六)优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电子社保卡签发106.04万人,完成率达86.44%;有序推进三代社保卡换发,目前第三代社保卡持卡人数达83.05万人;进一步推广建设人社服务e站,新建建行、农行、邮储银行7家;继续推进社保卡‘一站式’服务网点增设,社保卡合作银行新增至12家,社保卡银行网点扩充至18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