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如皋市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如皋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1-13 11:03 累计次数: 字体:[ ]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1月13日在如皋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何益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现了本届政府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突出发展主题,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四个千亿”目标全面完成,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8亿元、增长8.5%,工业应税销售1133亿元、增长20.2%,服务业应税销售1030亿元、增长35.5%,建筑业施工总产值1074亿元、增长15.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3亿元、同口径增长6.1%,税占比80.7%。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再获丰收。“6+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项目农业投入30亿元,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分别达73%、48.5%。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示范家庭农场5家、“三品”31个。如皋黄酒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创成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259亿元、增长11.9%。净增规模企业57家、亿元企业40家。六大产业应税销售全面增长,占规模工业比重达83.3%。力星钢球、神马电力、九鼎新材、华东液压在细分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入围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其中力星钢球入围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如高高压、万达轴承获批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建筑业克难奋进。行业区域性金融风险有效化解。获鲁班奖1项、国优奖2项。中如建工晋升特级资质。六建、江中、标龙等领军企业承揽超高层建筑数量、施工合同额增长迅速,多元化经营取得明显进展。服务业量质齐升。五大行业营业收入增长32%,服务业税收42.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6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亿元、增长10%。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有序推进。创成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家、三星级5家。旅游综合收入137亿元、增长16%。各项存款余额1255亿元,贷款余额773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15.8%。引进金融机构2家。荣威国际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如皋农商行、皋液重工在“新三板”挂牌。经济运行监测得到加强,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综合性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GDP增量、增幅和两个收入增幅居南通第一。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加快创新转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86个、完成投资18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省级重大项目、南通“双百工程”分别完成投资41亿元、1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增长10%。技改投入216亿元、增长7.5%,占规模工业投入68.5%。新增国家两化融合管理贯标试点企业2家、省智能车间3家。项目建设考核始终处于南通前列,在全年项目建设竞赛13项核心指标中,工业累计投资额和重特大项目、工业项目、前20强项目数等6项指标居南通第一。在南通“四个全面”抓落实、“两聚一高”争标兵7次月度评估中,5次获得第一,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如皋港工业园区在南通省级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考核中位居第一。创新驱动能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2.7%、24%。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5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5件,新增PCT国际专利74个、省级各类企业技术创新平台8个。梦百合获省专利项目金奖。神马电力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汤臣汽配获南通科技进步一等奖。星球石墨、百川化工、包装食品机械等企业主导制定并发布国家标准2个、行业标准3个,成立全国滚动轴承标委会滚动体分委会。特色园区支撑有力。获批国家火炬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省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科技产业园、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如皋港现代综合物流园获评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软件园获批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一年来,我们蹄疾步稳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迸发。综合改革进程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淘汰钢铁落后产能80万吨,房地产去库存周期降至4个月,制造业企业直接融资9.2亿元,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11.3亿元。“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加快推进,实现“3550”目标。有序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等国家级试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获国家、省奖励计划指标1500亩。成功承办省国土资源日常执法监管工作现场会。对外开放更加深入。新批外资项目42个,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8个。实际到账外资3.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0.8亿美元、增长19%,其中出口24.3亿美元。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65家,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3.8亿美元、增长39%,其中离岸外包5974万美元、增长38.4%。境外投资6951万美元。外经营业额3.2亿美元。平台功能不断提升。高新区与CSIP合作全面深化,开源空间正式运行。新开通内贸集装箱直达航线4条。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5万标箱,实现连年翻番。完成港口吞吐量5562万吨、增长11%。海事、海关、国检、边检等口岸查验单位高效运转。

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强化统筹协调,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总规修编获省政府批准,综合交通、城市水系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新城功能提升规划成果得以应用。中心城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亿元,新建改造道路12条,铺设雨污管网6.5公里,建成小游园4个,新增绿地60公顷。完成茅雉河一期、龙游河二期和宝塔河基础工程。城市搬迁27.7万平方米,老小区改造21万平方米。出让土地420亩。商品房销售185万平方米、增长54%。完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项目41个,创成省物业示范项目1个。获批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交通建设稳步发展。完成交通投入10亿元。高铁南站成功获批,通皋大道开工建设,完成宁启铁路如皋段绿化工程。成为省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试点市。镇村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58.5%。完成9个镇总规修编。新改建农路100公里、农桥20座,疏浚整治河道395条,新增造林1.6万亩,改造农村危房100户,铺设燃气管道60公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1亿元,居南通第一。搬经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如城街道3个村庄成为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城北街道平园池村获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奖。

一年来,我们攻坚克难推进生态治理,环境质量日趋好转。综合整治强力推进。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整治,关停化工生产企业42家;平稳有序开展禁养区养殖场(户)关闭工作,关闭拆除5101家、182万平方米;取缔关闭不达标砖瓦生产企业45家、沿江非法码头27座。全面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与光大水务合作开展全域水环境治理,完成全流域河道污染源核查,整治黑臭河道161条。完成19家镇级污水处理厂工艺和管网评估。在南通率先编制土壤污染防治方案。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实施跨行政区域重点河流交界断面水质“双向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共同监管、司法保护、执法监督三大机制。保持铁腕治污高压态势,化解突出环境问题122件。节能减排成效显著。14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万元GDP能耗降幅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空气质量优良率74.1%、提高1.8个百分点。11个“水十条”考核断面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为54.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内河地表水主要污染物超标浓度明显下降、水质改善幅度20%以上。

一年来,我们千方百计聚焦民生改善,幸福指数逐步攀升。富民增收取得实效。出台富民增收政策25条。新增城镇就业8526人、创业291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4581人。“晚霞行动”累计实现“5060”人员再就业10.6万人。58%的新一轮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在南通率先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00元、18400元,分别增长8.5%、9%。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并轨。职工“五险”实现动态全覆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标准稳步提高,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残疾人两项补贴落实到位,职工基本照护险启动实施。“五道医疗保障线”不断完善。获全国老龄系统先进集体。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综合监测得分全省领先。普通高考万人本科上线率南通第一,职教对口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占全省1/7。建成幼儿园3所。村卫生室公有化率100%。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成功承办第20届亚洲老将田径锦标赛,南通支云跻身中乙足球南北区交叉赛。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80%。预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3%,保持南通第一。15件民生实事较好完成(见附件一)。

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创新治理方式,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举全市之力、融全民之智,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如皋工业园区获评全国文明单位,江安周庄获评全国文明村。爱心城市品牌效应持续放大,书香如皋建设成效显著。新闻媒体和网络舆论不断释放正能量。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实施“七五”普法,成立全国首家“法暖黄昏”老年人权益司法保障工作站,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被列为省级试点。村规民约作用充分发挥,城乡社区“微自治”取得实效。社会治理水平日益提高。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圆满完成重大活动和敏感时点的安保维稳工作。交通管理服务中心投入运行。“阳光信访”系统深度运用,市长公开电话办结率99%。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安监、消防联合执法常态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公众安全感达97%。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持依法行政,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行政问责,政风行风持续向好。主动向人大、政协汇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22件、政协委员提案411件,代表、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分别为99.7%、100%。此外,物价、人防、气象、应急、信息公开等工作不断加强。公共资源管理、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机关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科协、残联、文联、工商联、社科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老龄、慈善、档案、地方志、红十字会、老区建设、关心下一代、历史文化研究、老科协、老年体协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国防动员、征兵、双拥等工作成绩显著。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积累的经验值得铭记。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牢记使命、一心为民,紧紧依靠群众,才能爬坡过坎、共建共享。2017年,“四个千亿”目标全面实现,“六大指挥部”高效运行。这得益于我们始终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不懈追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投身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全方位提升。只有咬定目标、久久为功,凝聚众智众力,才能不负众望、奋斗以成。2017年,我们成功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殊荣,创成苏中苏北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获批高铁南站。这得益于我们大力弘扬“治沙精神”,孜孜以求、挑战极限,攻克一座又一座堡垒,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只有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致力革新求变,才能突破制约、开创局面。2017年,我们狠抓县域公共治理改革,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三大机制,创建全国基层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县域治理的突出短板和制约因素逐步破除。这得益于我们敢于刀刃向内、勇于革故鼎新,运用系统化理念、集成式思维,切实推动政府自身改革。只有落实有方、执行有力,大兴实干之风,才能把美好愿景变为生动现实。2017年,我们坚持“项目为王”,创新建立三大产业协同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一带一路”软件行如皋峰会,在南通“四个全面”抓落实、“两聚一高”争标兵考核中持续保持领先。这得益于我们始终牢记勤勉务实的发展担当,以团结凝聚合力,以实干应对挑战,全力提升政府效能,营造了干事创业、锐意进取的良好氛围。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如部队、武警官兵,向关心和支持如皋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总量、均量、质量有待提升,产业结构总体处于中低端,旗舰型、龙头型企业不多,科创体系仍不健全,创新驱动能力不强,城镇化水平相对偏低。二是对照省定标准,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存在不少弱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共服务有效覆盖面不广、供给不均衡。三是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水环境整治任重道远,群众对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四是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极少数干部作风不实、缺乏担当。问题所在就是努力所向,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用发展的办法、创新的手段、有力的措施、持久的韧劲,切实加以解决。

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推进2018年各项工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站在建设新时代“强富美高”魅力如皋的起点上,我们无比欣喜地感到,如皋活力迸发、前景美好,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到!新的一年,我们将准确把握如皋发展的“形”与“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大都市圈、省“1+3”重点功能区等多重战略机遇迭加,依托“陆海江黄金交汇点、沪苏通高铁桥头堡”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功能平台、高效的政务服务,如皋作为上海大都市北翼扬子江城市群江海联动、跨江融合的重要门户节点,正处在新时代发展的“风口”上。新的一年,我们将科学谋划如皋发展的“计”与“策”。谱写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皋新篇章,必须围绕“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产业化绿色智造基地、以软件及信息产业为特色的创意创业青年友好城市、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长寿养生福地”的定位,坚持走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实现资源效益最优化,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提升如皋发展的“量”与“质”。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百姓获得感为导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着力在转型升级、彰显特色上下功夫,促进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总量、均量、质量“三量齐升”。

2018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要求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南通和市委全会工作部署,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以“六大指挥部”为抓手,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重点推动产业、城市、交通转型升级,打造创新、改革、开放动力引擎,致力生态质量、公共治理、民生福祉改善提升,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推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更大进展。

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提高到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8.8%,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按照上述要求,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致力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紧扣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突出特色发展,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狠抓招商选资。精准出击“盯”项目。梳理并锁定与我市产业发展契合度高的世界名企、大型央企和实力民企,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发展前景好、财税贡献大的优质项目。树立全域特色产业招商理念,主攻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加快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围绕军民融合、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领域,引进并储备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优化方式“招”项目。加强招商专业化、区域化的协调共进,依托三大产业协同中心和板块招商力量,强化领导招商、资本招商、委托招商、产业链招商。突出以企引商、以商引商等有效手段,利用企业的上下游合作渠道及商务资源,吸引关联项目落户。扩大如皋商界“朋友圈”,借助商会、行业协会和海内外人脉等资源,全面拓宽招商渠道。坚持引资、引技和引智结合,精心组织“一会两节”、第三届国际燃料电池汽车大会等品牌活动。力争引进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1个、超50亿元或5亿美元项目2个、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25个。注重存量“挖”项目。引导企业依托“机器人+”“互联网+”“标准化+”,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嫁接资本,助力企业二次裂变。支持企业与行业龙头开展合作,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加大对特色产业板块发展的关注和扶持,实现龙头企业引领,提升集群竞争力。力争实现规模企业技改面60%以上。

聚焦项目建设。抓有效投入。围绕“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项目竣工率80%以上、转化率60%以上”的要求,开展重大项目增效年活动,突出项目投资强度、亩均产出效益、科技核心竞争力等关键指标,引导重大项目建设由注重规模向效益引领转变。重点推进赛麟汽车、龙能科技、初曦水分子、长江国际交易中心等项目快建设,推动百应新能源、一下科技网络基地、中膜新材料等项目快开工,促进骐宏电机、北方汤臣汽车变速箱、科勒洁具等储备项目快落地,实现投资总量、结构、速度与效益同步提升。抓区域特色。树立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软件及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全市一盘棋”发展思路,形成主功能区与面上镇协作共赢、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坚定共识和鲜明导向。配置好研发设计、孵化平台、公共检测等高端服务平台,推动项目加速向特色园区集聚,构建大中小企业专业化紧密协作的格局。实施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微成长企业培育计划,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抓推进机制。按照“一个特色产业、一个专业团队、一套服务班子”的要求,充分发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打造同行业的“第一”和“唯一”。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发挥市重大项目办作用,全力以赴抓好审批、建设、投产等关键环节。科学合理安排政府性投资项目,提高政府投资的规范性、绩效性。充实PPP项目库,借助市场力量建设运营公共设施,全面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务实对接上海。承接高端产业转移。加强研究上海规划及其发展战略,找准对接服务上海的发展定位。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虹桥商务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重点功能区,承接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溢出的优质项目,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0个。探索“上海孵化、如皋转化”模式,打造科技成果转移最佳承载地,新增产学研项目12个、省级创新平台1个、高层次人才10名。加快共建合作园区。推动嘉定如皋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借助嘉定打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契机,强化在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加氢站建设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生产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强高新区与浦东软件园深度对接,着力在软件设计、网络科技、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筑牢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软件业”的领军地位。鼓励如皋港区发挥岸线和腹地资源优势,探索共建合作园区,主动承接临港产业,拓展发展空间。推进资源共享互补。探索与上海公共服务同城化,寻求在健康旅游、教育文化、特色农产品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建教育实践园区、文化创意平台,接待上海游客190万人次,实现农副产品销售额36亿元、在沪建筑施工产值19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强化服务意识。弘扬企业家新“四千四万精神”,健全服务实体经济常态化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对重点产业和企业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帮助企业降低“软成本”。强化监测运行。完善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健全统计调查和监测分析制度,强化数据收集、处理、发布和共享工作。算好投入、产出、税收三本账,建立企业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企业梯队成长计划,新增新开业规模企业30家,净增亿元企业30家、10亿元企业2家、50亿元企业1家。强化要素保障。开展“千企百亿”银企对接活动,发挥信保基金作用,打造“皋易贷”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新增贷款100亿元,制造业贷款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筹建“土地指标银行”,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完成占补平衡3500亩、增减挂钩3000亩。加强劳动力供需衔接,提高职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劳动力回(外)引6000人。强化错峰管理,促进科学、节约、有序用电。

二、坚持转型升级主旋律,以结构优化为导向,致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聚集全市要素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依托主功能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突出抓好产业集群,促进从单一企业集聚向全产业链集群转变,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鼓励赛麟、康迪、陆地方舟等汽车制造企业扩大产能,利用整车厂核心优势,促进三电配套、汽车模具、液压装备、电子仪表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加速集聚,扶持力星钢球、汤臣汽配、超达科技等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做大做强,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鼓励神马电力、思源赫兹、天南电力等智能装备企业加大自主研发设计力度,开发集成系统,做强国家级输变电特高压电力设备及配件产业基地。培育壮大华灿电讯、海迪科等电子信息企业,重点发展移动网络成套设备、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照明等领域,并逐步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延伸。支持森松重工、海通海洋等船舶海工及配套企业向开发特种船舶、智能船舶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转型。鼓励九鼎新材、百川锂材料等新材料企业绿色化改造,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纳米材料、特种金属、非金属等先进复合材料。支持梦百合、泰慕士等高端纺织企业向个性化定制、互联网消费等模式转型,加强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打造国家级出口纺织服装质量安全示范区。支持明德玩具、卓远机器人、木爷机器人等科技成长型企业用创新引领发展,积极研发新产品,努力开拓新市场。充分放大氢能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以“氢经济示范城市”和“国际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为平台,全面加强与国际氢能委员会及加拿大、日韩等国外氢能政府间组织和技术领军企业合作;以参与国内氢能产业联盟等方式,积极推动与央企和知名民企在氢能产业上的合作;加大对百应能源、江苏清能、安思卓等氢能企业的要素扶持,重点突破低成本制氢、储氢和电堆制造技术,开发氢燃料客车和物流车,加快氢能小镇建设,让氢能产业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做强大数据产业。编制大数据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招引“大智云物移”企业,建设政务云、商务云、工业云等大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建成软件园二期主体工程。放大CSIP托管效应,提高开源空间运营水平,新增软件及信息产业项目45个。支持凌志软件、博云物联、天语信息等企业做大做强。与知名高校合作建设软件学院,为发展软件业和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做强大健康产业。放大长寿品牌效应,加快发展健康医学、体育健身等产业,打造长三角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建立长寿农产品认证机构,构建长寿食品标准体系。推进鑫程医养、长寿康养中心等项目。做强大旅游产业。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以旅游规划为引领,全力突破主城区、长江、白蒲为重点的区域项目布局,支持国际园艺城、龙游湖风景区创建4A级景区,长江药用植物园创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启动电影文化小镇、长寿美食小镇等项目建设。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5%以上。

推动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优化基础设施。保障福北-12.5米航道建设,加快建设长源一期2个5万吨级公用泊位、又来沙港池12座码头。推动4座2万平方米保税仓库建设。深化服务功能。引进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20家,吸引知名船公司设立分支机构2个,整合培育现代物流供应链企业5家。鼓励本土企业在如皋港开展进出口业务。加快联仓、中储粮等项目建设。启动综保区申报,支持如皋港区申报省进口石材指定口岸。加强战略合作。新增向外联动北部湾、宁波等沿海及近洋航线,向内联动重庆、武汉等沿江及内河港口。加快熔盛重工战略重组,实现由制造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参与打造长三角现代物流发展联合体,形成完备的现代物流体系。力争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5万标箱。

推动建筑业创新转型。壮大企业实力。支持中如与中船重工开展战略合作,引导六建、标龙等企业加强数字建造技术应用,鼓励装饰装潢、建筑安装等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道路,培育一批经营特色明显、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质企业。新增特级资质企业1家。支持多元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取联合体投标、PPP等方式,参与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领域开展“建营一体化”业务。拓展海外市场。支持江中、中如等企业跟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热点,通过股份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快“走出去”步伐。实现建筑业施工总产值1100亿元。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创成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2个。

三、坚持改革开放强引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致力增强发展内在动力。围绕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稳妥推进重点改革,始终突出创新驱动,不断拓展开放空间。

释放综合改革新红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依法依规推进化工、印染等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制造业企业直接融资超1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2家,不断提高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比。认真落实各项清费减税政策,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把“补短板”与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结合起来,增强发展后劲。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不见面审批、零缺陷服务、精准化监管”,健全完善政务服务“一张网”,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巩固提高“3550”改革成果。以网格化、数字化、扁平化为支撑,组建公共治理服务中心。推动综合执法重心下移,有序推进镇级“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扩大“双随机、一公开”覆盖面,探索“门槛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推动其他领域改革。加快国有平台市场化转型,推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优化整合、国有企业集中统一监管,重构国有资本运营体系。完善政府投融资决策机制,严格“借、用、还”闭环管理,严格管控新增债务,杜绝违法违规融资行为,有效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预算制度,落实税制改革举措和税收优惠政策,培育壮大税源经济。统筹做好8项国家级、12项省级改革试点。

培育创新驱动新动能。突出创新主体。落实省科技创新政策,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升1个百分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搭建创新平台。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与大院大所合作,建成产业研究院2家,新增省级研发机构3家、众创空间1家,规模以上高企研发机构覆盖率90%以上。推进全国基层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建设。集聚创新人才。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实施“雉水英才”“1222”人才引进计划,推进“148”本土人才培育工程,新增国家级人才10名,以“双创计划”为代表的省级项目20个,高技能实用人才6500名。营造创新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科技、人社、人才“三位一体”的服务协调机构,实施科技创新积分管理模式。设立科技引导基金,鼓励龙头企业出资设立天使基金,大力引进风投、创投基金,新增“苏科贷”“如科贷”6800万元。

实现双向开放新突破。提升外资利用水平。聚焦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引进超亿美元项目3个以上。鼓励荣威国际等重点企业增资扩股。抢抓国家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机遇,力争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服务业比重超过15%。完成到账外资3亿美元。增创外贸发展优势。探索外贸征信平台建设,健全外贸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培育进出口超亿元企业,推动重点外贸企业供货转自营,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引导企业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提升新能源汽车、高压输变电、家居用品等领域进出口份额,外贸进出口增长6%。加快对外合作步伐。发挥超达科技、伟越电器等企业示范作用,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扶持梦百合、涤诺等企业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区,支持双马争创国家级经贸合作区,推动益有燃气、中如建工等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启动中巴木业产业基地建设,力争中外合作园区实现突破。完成对外投资额6000万美元,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4亿美元。

强化主体板块新支撑。引导主功能区围绕“一特三提升”要求,打造1个主导产业,涵养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般镇区互动协同链式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好“国字号”金字招牌,高度聚焦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谋划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大力发展氢能地标性主导产业,加快完善国际展会、公共服务平台等功能配套,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基地和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在国家级开发区考核中争先进位。高新区坚持在“高”“新”上下功夫,以科技为引领,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高端产业,突出与新城区的协同发展,增强对产业、人才、资本等全要素的吸引和承载能力,实现科创能力提升、新兴产业导入和城市转型的良性互动,全力打造全市最具活力的高铁经济圈。长江镇(如皋港区)瞄准“城市副中心”定位,加快港产城一体化进程,集聚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通讯电子等“区中园”。发挥钻石级航道和纵深腹地配套优势,全面增强港口、贸易、商务等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大宗商品交易,积极拓展全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以现代物流引领发展,全力推动“产业港”向“综合物流港”转变。如皋工业园区充分放大“三张金名片”品牌效应,建设现代都市型产业示范区。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依托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良好的花木生态基底,致力打造融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康养示范、旅游休闲为一体的5A级长寿旅游度假区,提升全域旅游核心功能。立足产业基础和上市公司如城板块,优化功能布局,加快东西部工业园区提档升级,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功能食品、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等2.5产业,集中资源培育壮大1~2个特色优势产业。

四、坚持乡村振兴新战略,以服务三农为主线,致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统筹做好三农工作,开创如皋“新乡土时代”。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优产业体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提升“6+1”重点产业。加快花木盆景产业转型发展,引进市外园林、施工企业入驻,鼓励建设效益化、彩色化、珍贵化树种基地,推进盆景微型化、外向化发展,助推苗木种植结构调整,新增花木种植面积1万亩。筹建中国盆景博览园。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设施增地”和“接二连三”,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健全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家庭农场70个、农业龙头企业10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人。打造农业“互联网+”全产业链平台,探索建设全产业领域大数据中心。放大“苏·皋长寿”品牌优势,强化产销对接。构建生产体系。推进丁堰镇“三个全覆盖”试点。招引规模农业项目40个。新增“三品”20个,高标准农田7.8万亩。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89.9%。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80%以上。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合作社综合社改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加强农村产权交易标准化建设,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全部进场交易。探索土地制度改革。实施农民承包地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推进区域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同一乡镇”等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增量拓面”,贷款余额突破2亿元,涉农银行参与率80%。优化“联办共保”模式,探索保险与产业协调发展机制,持续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推动镇村融合发展。优化规划体系。推动面上10个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全覆盖。引导4个中心镇完善规划、提升功能、集聚产业,加快形成辐射周边的片区中心;6个特色镇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和产业定位,实现优势产业和特色城镇互动并进。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天然气管网和区域供水三期工程。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试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收运等基础设施。做优特色镇村。推进搬经全国“长寿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和白蒲、石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加快如城街道顾家庄、大镠马、夏家庄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制度,全面推进村民小组微自治,实现组织健全、自治有效、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村民自治。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文明新风。运用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等载体,发挥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细化落实村规民约,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营造健康淳朴的文明乡风。建设和谐社区。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社会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建成省级和谐示范村(社区)8个。

五、坚持城市转型突破口,以提升功能为根本,致力彰显文明城市魅力。坚持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联动开发,着力增强城市吸引力和承载力,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突出规划引领。完善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背景下的城镇体系研究和“两线”划定工作。完成城北片区控规和新城区地下综合管线等专项规划编制,开展高铁南站片区、创智湖、龙游河三期策划和规划设计。注重规划运用。统筹新城区高品质开发与主城区功能提升,有序推进城市发展。大力开展规划招商,吸引更多知名企业落户,出让土地1000亩,新开工商品房200万平方米。严格规划监管。加强城区和主功能区规划的统一管理,严格规划审批和执行监管,保持城市规划实施的严肃性。

提升主城品质。加快城市更新。统筹推进城市棚户区(危旧房)和反差地段改造,完成搬迁面积50万平方米。继续实施老小区改造。建设桃源路、滨河路东延等10条城市道路。新建A级旅游公厕10座。改善城市生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强化城市水系治理,完成幸福河、皋南河黑臭水体整治,实施主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内外城河控源截污。推进沿路沿河绿化提升,增加城市绿色雕塑、“三小”游园布点,新增绿地80公顷。加强城市管理。拓展“智慧城管”内涵,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现代物业服务体系,实行生活垃圾分类、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置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进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和中型垃圾中转站建设。开展违法建设、工地扬尘、餐饮业油烟噪声污染等专项治理。

推进新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完成茅雉河一期、龙游河二期和宝塔河生态景观建设,推进创智湖和龙游河三期等水系项目。实施海阳南路、圃园路绿化景观提升和观风路、汪平路贯通工程。推进功能配套。以“一核九园区”建设为抓手,引进专业化城市运营商,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启动高铁南站建设,推进学校、医院、高端酒店、城市综合体等功能配套建设。实施空间整理。加快规划区内房屋搬迁、土地整理,整合发展空间。注重对花木盆景、绿化园林、民房民舍等特色资源的预留与利用,保留区域优势和特色。对城市主入口、新城核心区等“窗口”区域实施景观改造,打造“城市苗圃”“绿色廊道”。

完善交通体系。优化区域交通格局。完成盐通铁路征地报批、搬迁。开展北沿江铁路、宁通高速改造、通扬线河道改造、如皋南站、张皋过江通道等工程前期工作。推进226、355、403省道建设用地搬迁。加快快速路网建设。做好市区快速路网一期工程预可研;推进通皋大道如皋段主体施工,完成总投资的45%;实施如港公路提升改造,完成工程量的50%;完成通港快速通道前期研究论证,构建“1246”通勤圈。开工建设100公里慢行绿道。推进城区交通疏堵。深化城市交通疏堵工程规划,实施益寿路综合改造。建成奥体东侧、国税局北侧等4个停车场。加强城区拥堵路段管理引导,发挥现有地下停车设施作用,探索推进城市停车差别化收费制度。实施城市主干道绿波带改造,便捷城市交通。

六、坚持绿色发展大方向,以系统治理为手段,致力丰富美丽如皋内涵。全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鼓励企业开展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改造,GDP能耗下降3.7%。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实施南通市级节能与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24个、清洁生产重点企业8家。推进重点污染源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监管。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种养业循环等生态发展模式。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打造“微公交”绿色出行共享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

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坚持源头治理、全民共治,深入开展“263”“散乱污”“三河三行业”等专项整治,全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和南通交办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在“治气”上,狠抓燃煤锅炉、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等专项治理,加快集中供热供气,空气质量优良率75%以上。在“治水”上,按照流域系统治理思路推进水环境整治,实施如泰运河流域综合整治试点,重点整治三四级河道及村沟村塘,完成工程量的50%。启动乡镇污水处理厂补空、扩建、达标提升工程,实施统一运行监管模式。加强城区污水处理设施规划统筹,提高运行效益。强化排污、排水许可监管,实现源头控污。地表水优于Ⅲ类比例72.7%以上。在“治土”上,全面实施“土十条”,加强工业企业用地土壤检测,强化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管理。加强固体废物处置监管,提升九洲环保、绿能固废处理能力。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突出抓好生态空间管控与保护,严守耕地保护、开发强度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控制土地开发,调整建设用地结构,实现资源生态永续利用。深化长江“共抓大保护”行动,切实履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水源地风险、排污、空间和执法管控。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试点,稳步推行杭桥村农村集中居民点生活废弃物终端处理模式。狠抓农村“七位一体”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契机,强化古树名木保护,推进以江堤、一级河堤为重点的造林绿化工程,林木覆盖率达25.2%。

健全制度保障体系。严格环境准入,完善项目环评全过程监管机制。实行环评承诺与责任追究制度,规范环评中介服务市场。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共同监管责任,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中心,形成公检法联动机制,加大环境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企业环境信用登记评级,建立环境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实施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加大跨行政区域重点河流交界断面水质考核力度。

七、坚持富民惠民落脚点,以人民满意为追求,致力提高民生幸福指数。始终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时刻把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多办民生实事。

加快富民增收步伐。认真落实富民增收25条,提高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财产、转移性净收入。促进就业创业。探索城乡就业创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机制,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放大“就业直通车”效应,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持续推进“晚霞行动”,扶持自主创业2500人,新增城乡就业8000人。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壮大村级经济。落实财税、金融、土地保障等扶持政策,推进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休闲观光型等集体经济,不断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坚决遏制新增不良债务。聚焦精准扶贫。持续推进“双联双助”工作,加快“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建设,落实产业、教育、保险、健康、志愿服务等扶贫措施,确保80%以上新一轮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精准脱贫。落实省“富民强村”行动计划,确保33个经济薄弱村年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扎实做好与陕西洋县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如城城东小学、高新区实验初中、江安初中等学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健康保障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稳步推进镇级公立卫生院资源整合和能力建设。强化“三医联动”,加大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力度。支持民营医院转型发展。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培养。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优化计生服务,促进人口健康均衡发展。大力建设文化强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100%。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进盆景、电影胶片等博物馆建设。倡导全民阅读,让书香成为如皋气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试点,建成城乡应急广播体系。加快广电智慧社区、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持续擦亮体育品牌。办好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承办高水平品牌赛事,放大“体育+”综合效益。加大对支云足球俱乐部扶持力度,促进足球产业发展,积极打造“足球城市”。

织密民生保障网络。完善基本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升扩面征缴质量,实现养老保险动态全覆盖。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六个统一”,新增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实施职工基本照护险。探索建立社保大数据监控系统,加强社保基金征收和监管。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优抚、社会救助标准,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推进“残疾人之家”建设。健全临时救助制度,提升“救急难”实效。丰富养老服务供给。推进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市建设,鼓励建设公建民营、医养融合养老机构,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强化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加大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全面提升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水平。大力推动群众自治和部门共治双轮驱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实施“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诚信如皋”“爱心城市”建设。强化网络舆论治理,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狠抓社会公共安全。强化隐患预警和风险防控,健全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加强安全监管,以综合监管、部门监管和属地管理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筑牢社会维稳防线。进一步畅通群众合理诉求渠道,健全矛盾纠纷化解责任体系和运作机制,依法分类处置重点突出疑难信访事项,压实各级责任,做实“全科网格”工程,切实将矛盾和隐患发现在基层、解决在网格。强化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长治久安。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强化全民国防教育,扎实开展双拥活动。

各位代表,民生彰显民意,民生凝聚人心。按照立足当前办实事、着眼长远建体系的思路,从当前条件最具备、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推出10类15件民生实事和25件重要民生项目(见附件二),我们将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兑现承诺、取信于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开启新征程、谋求新跨越,是人民寄予的殷切厚望,更是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我们将始终心系民生、肩扛责任、脚踏实地,在能为上增才干,在敢为上勇担当,在有为上重实效,努力打造法治、创新、廉洁、服务型政府。

一、在科学决策中体现政治担当。坚持集思广益。持续深化“走帮服”活动,深入一线,加强调研。健全政府常务会议代表列席制度。推行阳光政务,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坚持规范程序。建立重大决策前向党委和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积极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进一步控制决策风险、提高决策质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创新实践。抓住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最直接的问题,坚持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寻求破解路径,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二、在依法行政中体现法治担当。坚持法治思维。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城市建管、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制度建设,推动政府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在法律框架内规范行为,在简政放权中服务发展。规范行政执法。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国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科学划分执法权限,合理配置执法力量。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接受监督。依法接受党内监督、国家机关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在真抓实干中体现责任担当。勇于担当作为。大力弘扬“治沙精神”,提振“遇到矛盾就兴奋、碰到困难就迎上”的精气神,主动“对号入座”,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难题面前敢闯敢试,自觉担负起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找准工作关键。善于盯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要事,进一步谋新招、出实招,突出抓好让老百姓真正有获得感的事、对面上发展撬动力强的事、培育未来竞争力的事,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拧紧责任“螺丝”。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在抓落实上持续用力,编好“任务书”和“进度表”,做到“目标任务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形成“责任闭环”。优化政府运行机制,强化绩效管理,创新督查方式,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四、在勤政廉政中体现纪律担当。带头加强学习。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提升公务人员专业素养和干事创业激情,用新发展理念推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强化制度约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具体办法》,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深化政府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健全完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阳光防范体系,加大监督检查、效能监察、执纪问责力度。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深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用到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上。严明纪律规矩。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全面履行“一岗双责”。贯彻落实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不断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执行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实干托起梦想,奋斗创造幸福。让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中共如皋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勠力同心、同甘共苦、坚韧不拔、善作善成,在新时代“赶考”路上谱写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皋新篇章,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附件一:

2017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情况

1.实施通皋大道如皋段建设工程。完成初步设计申报及施工图设计审查并出图。如皋段已开工建设,累计搬迁686户。完成投资5.5亿元,占总工程量的27.5%。

2.继续实施农村公路及危桥改造工程。完成提档升级农村公路100公里,新建通居公路20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危桥20座。

3.推进城市交通疏堵工程。完成城市交通疏堵工程规划。结合老小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等,新增停车泊位697个,启动建设停车场4个。落实大司马路、宁海路路段包保责任,加强路段巡逻管理。海阳路、中山路绿波带已实施。

4.继续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深入开展结对帮扶,为村(社区)、低收入农户送去慰问金、实物计2700万元,16300多户受益。免除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合作医疗个人筹资部分627.21万元。58%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13个省级经济薄弱试点村扶持项目实施到位。

5.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依托新注册的如皋市安康通健康服务有限公司,服务低保、重残等80周岁以上困难老人、95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等对象2668人次,全年派发工单22466件,服务时长69453小时,回访满意率98%以上。完成17家养老院消防安全改造提升。

6.继续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河长制”。疏浚县级河道1条、镇级河道9条、村庄河道及家沟家塘385条。完成拆坝建桥114座,小型公益设施桥105座,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水质网格化智能监测系统已纳入光大水务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制定《如皋市水环境区域生态补偿考核办法(试行)》,实施镇域水环境生态“双向补偿”工作。

7.推进城区水系畅通整治工程。编制完成《城市水系专项规划》。完成茅雉河整治一期工程。完成龙游河北延及宝塔河土方开挖工程量的90%。完成皋南河(宣化路至志颐路)截污管网、挡土墙建设及河道清淤工作。完成宏坝河截污、清淤、驳岸、护栏及道路施工。完成大司马河(圃园路至中央大道段)市政、绿化施工,圃园路至惠政小区段完成搬迁和土方开挖。完成幸福河(政法路至益寿路段)市政、绿化施工。

8.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工程。完成“班班通”智慧纳米黑板项目,触摸一体机项目正在招标;完成“校校通”网络改造项目设计招标,88所学校网络改造进入设计阶段;完成“人人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室更新项目。

9.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及危房整治工程。老小区改造(丰乐苑、新北商城、绘园二区、建工综合楼、蒲行新村9-18#、健康西村311-502#)全部完工。完成航运公司宿舍楼搬迁,蒲行苑1-3号楼纳入2018年整体搬迁改造计划。

10.提升城市便民服务功能配套工程。福寿西路小游园、如师河东小游园、中央商务区河小游园已竣工,宝塔河绿化工程已完成设计招标。中心城区垃圾中转站完成建设前期手续,待办理施工许可后启动建设。完成东皋中转站、安定广场南、新世纪广场、颐园、青云路等公厕建设。便民疏导点结合新生桥西停车场一并建设。城区免费WiFi建成投入使用。

11.实施创业就业推进工程。全年新增创业2918人,创业带动就业14595人,劳动力回(外)引6270人,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7%。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对接服务率100%。安置“191”就业援助对象707人。创新实施“晚霞行动”,新增“5060”人员再就业2万人。

12.推进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工程。365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产权公有化全面完成,投入1000万元用于基本医疗及办公设备采购并全部配备到位。

13.推进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203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16个在建中心于2018年1月底前全面完成。

14.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工程总量的53.3%,超序时要求。其中,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40%,省级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完成90%,新增千亿斤粮田项目完成30%。

15.推进中医院三期改扩建工程。完成内科病房综合楼地块搬迁安置及房屋拆除、项目设计招标、环评预审、方案及总平设计、污水处理站施工招标等工作,成功申报中央财政项目补助。


附件二:

2018年政府为民办实事和重要民生项目清单

一、交通畅通建设工程方面

1.完成盐通铁路征地报批、搬迁;配合开展北沿江铁路、宁通高速改造、通扬线河道改造、如皋南站、张皋过江通道等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市区快速路网一期预可研、工可。

*2.推进通皋大道建设,完成如皋段总投资的45%及通州段立项、征地搬迁。

*3.实施如港公路(新丁磨路至皋张汽渡段)等级提升改造,完成工程量的50%。

*4.继续推进主城区交通疏堵工程,完成益寿路(惠政路至环西大桥南段)及相关节点综合改造;建成国税局北侧、奥体东侧等4个停车场,强化拥堵地段的单行设置和城市停车管理。

5.完成沈海高速东陈、丁堰出口改造提升。

*6.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试点工程,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190公里、通居公路200公里,农桥改造20座。

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方面

*7.推进生态建设行政及司法集成化改革,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共同监管责任,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建成公共治理服务中心和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中心,全面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

*8.按照流域系统治理思路推进水环境整治,实施占全市流域面积41%的如泰运河流域(含通扬运河与如泰运河重合河段)综合整治试点,重点整治三四级河道及村沟村塘,完成工程量的50%;开工建设与泰兴河道接通工程,完成工程量的70%。

9.启动焦港引水泵站建设,完成征地搬迁,并完成工程量的80%。

10.实施焦港北段及如皋港整治工程,均完成总工程量的60%。

*11.已建乡镇污水处理厂和65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除工艺需要改变的外),全部达到委托专业运营条件。完成首轮乡镇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工程招标并开工建设,实施全市统一监管模式。

12.完善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建成碾砣港闸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

13.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成填埋能力3.5万吨/年的危废集中处置项目1个。

*14.完成中心城区幸福河(惠政小区段)、皋南河(宣化路至惠隆路段)2条黑臭河道整治任务。

15.开工建设宏坝河(东皋路至绿杨路)、宝塔河(李渔路至茅雉河段)东延工程。

16.推进茅雉河连通工程,完成惠政路至汪平路段河道开挖。

三、城区功能提升工程方面

17.完成创智湖公园搬迁、规划方案设计,启动水面开挖。

18.推进龙游河生态湿地建设,开挖龙池港(建龙路至古龙游河段)。

*19.建成大司马河二期西侧、闸桥西侧、国税局北侧等3处小游园;新建便民疏导点2个。

四、住房保障改善工程方面

20.启动蒲行苑等危房解危和老城区棚户区改造。

五、医疗卫生体系工程方面

*21.推进中医院三期改扩建工程,6月底前完成项目方案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22.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新增2所公立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3.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新增护理院1家,新建护理站3家。

24.开展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1.2万人次。

六、教育均衡提升工程方面

*25.实施江安初中校舍建设工程。

26.实施“雏鹰启航”家庭教育促进工程,打造家庭教育网络平台,培训100名家庭教育骨干教师,为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庭免费发放家庭教育指南。

七、扶贫救助保障工程方面

*27.实施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基本照护保险制度。

28.实施残疾人康复、就业帮扶工程,0~14岁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全覆盖;新增残疾人培训120人、就业110人;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阵地建设,新建7家镇级“残疾人之家”。

29.建立“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专项基金”,救助“两癌”妇女100人;免费为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预防健康检查6万人。

30.继续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为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购买家庭财产、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商业保险。

八、富民增收保障工程方面

31.新建高标准农田7.8万亩,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2万亩,省级以上投资土地整治项目3.8万亩,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项目2万亩。

*32.继续实施“晚霞行动”、“191”就业援助,各类重点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对接服务率达95%,新增就业8000人。

九、公共安全提升工程方面

*33.完善消防防控体系,新建市政消火栓250个、区域二级专职消防站1个。

34.建成气象防灾减灾中心。

十、社会公共服务工程方面

35.推进新殡仪馆和公墓工程建设,年内完成方案设计、征地报批、搬迁等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36.实施文化惠民“四送”工程,全年送戏不少于100场,送电影不少于2000场,送图书不少于2.5万册,送展览不少于20场。

37.新增15所学校免费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开展免费体质监测3200人次。

38.加大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建立“一对一”法律顾问制度。

*39.继续推进58家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其中,新建6家、扩建30家、添置器材22家。

40.整合资源、系统推进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成90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0家村级综治中心建设任务。

注:标记*的是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附件三:

名词解释

1.“6+1”产业:花木盆景、生鲜果蔬、特色水产、绿色稻米、优质畜禽、高效蚕桑及创意休闲农业。

2.六大产业:船舶海工、新材料、高端纺织三大支柱产业和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

3.五大行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南通“双百工程”:100个新开工重大项目、100个新竣工重大项目。

5.3550:深化“放管服”改革,将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施工许可流程时间分别优化到3天、5天和50天。

6.CSIP: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的英文简称。

7.“931”项目:“九整治三规范一提升”城市综合环境整治行动,“九整治”指整治城郊接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市河道环境、低洼易淹易涝片区、建设工地、农贸市场,“三规范”指规范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设置,“一提升”指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

8.“263”专项行动:“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两减”指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减少落后化工产能,“六治”指治理区域水环境、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治理环境隐患,“三提升”指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和提升环境执法监管水平。

9.晚霞行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自愿为本单位聘用的退休人员以及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其他人员在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提供的专项服务行动。

10.职工基本照护险:市委、市政府印发《基本照护保险实施办法》,将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中长期失能人员日常照料和护理纳入制度保障,享受照护保险待遇。

11.五道医疗保障线: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慈善捐助和社会资助五道保障线。

12.六大指挥部:新城建设指挥部、城市水系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指挥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指挥部、如皋港深度开发指挥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指挥部和软件园建设指挥部。

13.“1+3”重点功能区:“1”是指扬子江城市群,“3”是指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海经济带和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14.PPP:政府与私人组织间,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15.新“四千四万精神”:新时代江苏企业家精神,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百炼”、在发展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

16.大智云物移: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17.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当前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

18.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防治任性检查和人为干扰,减少监管部门寻租空间。

19.一特三提升:着力打造特色创新集群,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智能制造普及率。

20.2.5产业: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中间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兼备独特的研发中心、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

21.三个全覆盖: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联盟全覆盖。

22.“同一乡镇”试点:江苏省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

23.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24.两线:生态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25.一核九园区:“一核”指盐通高铁如皋南站核心,“九园区”指高铁核心区、总部经济区、龙游湖科教城、智能制造产业园、生命健康科技园、创智湖科创区、中央商务区、如皋软件园和长寿旅游度假区。

26.“1246”通勤圈:10分钟内以小汽车方式上快速道路;20分钟内以小汽车方式上高速公路;40分钟内实现中心城区和南通市区、南通西站以小汽车或市域轨道方式通达,中心城区和市域主要镇区以小汽车或市域轨道方式通达;60分钟内实现上海、苏锡常地区城际轨道到达。

27.“散乱污”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或不符合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无治污设施或治污设施不能满足稳定达标排放要求、存在污染直排或偷排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

28.三河三行业:如泰运河、通吕运河、通启运河流域和化工行业、印染行业、钢丝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