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市数据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创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呈现“量质齐升、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交易效益“双升”,资源配置效能再优化。今年1—7月,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呈现“量减额增”的良性发展态势,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成交总额达63.6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06亿元增长126.87%;项目总数646宗,单项平均成交额从去年的406万元跃升至1100万元,交易规模与质量实现同步提升。在效益转化上,招标采购环节累计节资3.51亿元,同比增长61.5%;国有产权交易较去年同期翻了11倍,切实发挥了公共资源交易在盘活存量、节约成本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体验“升级”,企业办事成本再降低。针对企业“跑腿多、成本高”的痛点,市数据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全流程优化,推动服务效能与企业获得感双向提升。一方面,远程交易实现全覆盖,积极与上海青浦、浙江温州、安徽芜湖等多地开展合作,已完成137个远程异地评审项目。另一方面,惠企政策直达快享,2025年通过保证金减免、保函替代等举措,为企业节省成本15.43亿元,释放流动资金7.2亿元。
监管效能“提升”,风险防控精准再发力。依托“数智见证”系统构建的“全天候、无死角”见证体系,成为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的“火眼金睛”。截至目前,该系统已对1442宗交易进行实时监控,评审效能较以往提高60%。同时,AI辅助评审技术实现“效率与精准双突破”,将1000份投标文件的评审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20分钟,错误率降至零。
有效投诉“归零”,精准服务质效再提升。市数据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始终将“交易主体满意”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多元化服务举措化解企业“难题”。开设24期“阳光交易小课堂”,覆盖460余人次,从招标文件编制、远程评审操作等实操内容入手,在互动教学中提升招标采购主体业务能力;组建4支交易服务小分队,提供120余次“手把手”指导,为50多个重点项目提供“全程陪伴式”流程指引;产权交易服务小组针对不熟悉CA证书办理的意向报名人,提供上门指导服务,协助完成系统注册,保障其顺利参与网上竞价。2024年至今,我市实现工程招标“零有效投诉”,企业满意度调查评分达98.6分。
标准建设“突破”,改革成果可复制再推广。今年6月,市数据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承担的国家级公共资源“不见面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以“优秀”等次通过终期评估。该试点项目覆盖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国企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交易等5类核心业务,贯穿项目登记、文件编制、开标评标、合同签订等42个关键环节。此外,《建设工程“不见面交易”服务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现场管理规范》两项南通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填补了区域行业空白。
下一步,市数据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深化交易领域改革,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的公共资源配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