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我市以“数据更有价值、管理更加精准、百姓更加满意、底线守得更牢”为目标,大力开展“市域治理提质增效年”活动,进一步推动市域治理再上新台阶。
坚持职能融合
实现“一中心”实体化运行
“4月份有群众反映白蒲镇林新路坑洼多年,影响通行。请汇报一下目前处置情况。”“通过无人机可以看到,这条路已经基本成型。”
近日,在市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对一起群众通过“12345”反映的事项进行视频核查。通过网络和大屏终端,工作人员可以随时了解现场情况,实现了每周对省市交办、12345受理、网格上报等事件处置情况进行跟踪,切实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儿。
近年来,我市以“大数据+12345+数字城管+网格化”为基础,组建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各镇(区、街道)同步成立镇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并以市镇两级指挥中心为依托,构建“网格吹哨、中心联动、部门报到”联动运行体系,畅通机制,助推规范化联动。
坚持热线整合
实现“一号码”集约化受理
依托原12345市长公开电话,推动全市77条“8”字头的便民热线和13条特服热线的整合归并,我市开通“一号答”“一企来”专线,提供政策咨询、协同办事等服务。
接得快,更要答得准。我市通过整合老干部顾问团、业务骨干等优势力量,建立核查督查工作专班,对“老大难问题”定期举行案情分析会,坚持群众诉求延伸到事件现场,群众所盼延伸到政策层面,群众所怨延伸到民主考量,确保闭环运行,实现高效化处置。
目前,全年热线受理量为9万余件,同比增长43.9%,真正实现“一个号码”受理群众诉求、提供咨询服务。
坚持力量下沉
实现“一网格”精细化治理
等到群众、企业反映,便说明事情已经影响到生产生活,想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还需主动靠前服务。
目前,全市共建立1182个基础网格、89个专属网格,配备专职网格管理员347名、网格长1182名、兼职网格员8423名,开展日常化巡查;围绕疫情防控、小化工整治、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实战演练100余次,有效提升了应急响应和指挥协调能力。
与此同时,我市强化“警网融合”,推进“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一员”进网格,将141名民警、114名法官、76名检察官、99名律师和104名法律工作者、67名专职调解员挂钩网格。推动网格员每月巡查发现信息8000余件,真正实现“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持续凝聚发展“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