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快递
文化助残,让残疾人放飞梦想
来源: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9-06 10:03 字体:[ ]

(资料图)记者王俊摄

今年来,市残联以残疾人文体活动为引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保障残疾人享受基本均等化服务的同时,广泛开展个性化服务,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残疾人群体文化,为残疾人生活注入更多幸福元素。

勇敢走出家门平等参与社会

“谢谢残联为我们残疾人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平台,虽然身体诸多不便,但健全人做到的我们同样也能做到,我们要让大家看一看我们残疾人的风采,向大家展示我们残疾人的精彩……”日前,吴窑镇残疾人文化周活动上,视力残疾人沈柯用葫芦丝向观众吹奏了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他充满激情的表演感动了现场观众。

这是残联与文化部门联合举办的文化助残演出,吸引了10多名残疾人同台竞技,各显身手。“残疾人文体活动水平越来越高,形式越来越多,大家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过去是唱歌、跳舞,现在新增了小品、戏曲等,而且大多是自编、自演的。”一提到残疾人文艺汇演,肢体残疾人沙红敏打开了话匣子。

我市现有持证残疾人4.6万名,为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市残联积极组织适合残疾人参与的文体活动。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三次残疾人文艺汇演,既丰富了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展示了残疾人的艺术才华,又培养了残疾人艺术人才。据市残联负责人介绍,目前,像这样的文体活动,他们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囊括了残疾人书法作品展、文艺汇演、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会、乒乓球、棋类比赛等趣味活动,让残疾人一起感受文体带来的快乐。

更令人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能走出家门游览家乡美景了。今年的“全国助残日”期间,市残联与市盲人协会、肢残协会共同举办庆祝活动。在家属、残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陪同下,肢体和盲人朋友畅游城北街道平园池村荷花池等美景,放飞心情。自2016年以来,市残联还组织残疾人参与同城异地游览观光活动,已有100多名残疾人游览了水绘园、龙游河、体验无障碍出行、红十四军纪念馆等景点,实现了融入社会、共享阳光。

活跃基层活动共享幸福生活

要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就得活跃基层残疾人文体活动。市残联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残疾人健身周等节日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的文化生活,给残疾人带来了新气象、新活力。

为了方便残疾人,市残联多次将文体活动安排在社区文化舞台上。“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我们残疾人自己的文艺演出,既开阔了眼界,又深受鼓舞,让我更加自信。”下原镇残疾人专职委员冯爱琴开心地说,在与文化部门沟通的同时,市残联还组织专业人士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残疾人指导排练节目,与残疾人同台演出。

除了举办专门的残疾人活动外,社区还经常邀请残疾人参与邻里文化下乡等其他活动,充分体现残健共融的理念。在吴窑镇“温馨残疾人之家”,只要有活动,工作人员就会想到这里的残疾人,将他们请到活动现场共同参与。55岁的曹子华因肢体残疾行动不便,平时很少出门,但他特别喜欢下象棋,没事儿就在家摆开棋盘自己下。得知镇残联组织象棋比赛,老曹在家人帮助下赶到了现场,在棋盘上展现出了与平时不一样的自己。目前,我市白蒲、搬经、下原、吴窑等镇利用公共文化场所,因地制宜组织残疾人就近、就便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累计活动共有70名残疾人参加。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市残联将文体活动参与率、组织活动次数等指标列入乡镇街道残联工作考核办法,希望让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增加交往,享受和谐社会带来的幸福生活。据统计,去年全市各镇(区、街道)残联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12场,参与人数达到128人次。

多项文体活动展示自强风采

“全面做好残疾人工作,不仅要在物质上予以帮扶,更要在精神上让残疾人得到满足,在精神文化层面建立自信心。”连日来,我市下原镇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读书、康复知识咨询、棋类比赛及文体娱乐活动等,共有12名残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真没想到,残疾人还有这样的才能。”昨天,在长江镇残疾人书法创作交流展上,石晓华现场为社区居民表演口书绝活,令人赞不绝口。据石晓华介绍,6岁那年,他遭遇了一场触电事故,命虽保住了,但永远失去了双臂。逆境中,他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用双脚和那张“多功能”的嘴自食其力。“希望每一名残疾人都是生活中的强者,只有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石晓华说。

“我们不是专业演员,但是想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作为我市圆梦残疾人艺术团创办人金青青,每天的必修课就是联系演出,还鼓动身边有文化特长的残疾人一起参与。眼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到艺术团里,圆了自己的“舞台梦”。如今,圆梦残疾人艺术团已成为 如皋残疾人的新名片。不仅仅是因为它精彩的节目,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来的残疾人精神。

为使广大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玩”转文体活动,我市残联主动协调市文化和体育部门,整合市、镇文体资源,方便残疾人无障碍走进市体育场馆、体育健身场所。全市残疾人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魄,增加信心。同时,建立文艺辅导员和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更多的残疾人文艺文化人才和体育人才。

“我们希望,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能成为残疾人打开心扉,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和纽带。通过文体活动,残疾人能获得精神力量,找寻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市残联理事长戴斌如是说。□记者王俊通讯员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