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
如皋市公安局以“小切口”破题打通电动车全链条安全监管“大动脉”
来源:如皋市 发布时间:2023-06-26 15:10 字体:[ ]

为有效破解城市电动车交通管理难题、加速推进电动车“全链条”安全监管,如皋市公安局从市场行业电动三轮车治理“小切口”破题,在农贸、建材、家居市场等设立试点,通过引导行业规范自治、统一车辆管理尺度、强化交通安全宣传等手段,联合多部门共同打造了一批电动车治理示范区,基本实现了城区市场行业三轮车“合理合法、停放有序,通行有道”,全市电动车“全链条”安全监管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紧抓交通宣传关键要素,争取“精准滴灌”效果。秉持“教育为主,宣传先行”的交通管理理念,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多元素的交通安全宣教不断引导市场行业摊主、车辆驾驶员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做到安全行车、文明行车。一是精准摸排,把准“向谁宣”。发挥市场周边巡逻执勤警力优势,对各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家具市场的三轮车驾驶员、车辆基本信息进行登记造册,摸排过程中鼓励车主通过回收代办点将备案的非标电动三轮车移交回收企业,推动驾驶员参加驾驶培训、申请驾驶资格。共计摸排登记915辆电动三轮车、驾驶员790名。二是部门联动,解决“谁来宣”。联同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辖区派出所等部门,建立精准宣教责任协同推进机制,组织社会志愿者、驾驶员代表、市场负责人、社区民警等,渗透市场行业驾驶员群体内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同时辅助市场行业进行秩序维护、交通管理。三是拓展渠道,创新“如何宣”。结合市场三轮车驾驶员活动范围广、难以集中等特征,针对性开展“点对点”短信推送提醒、“如皋方言版”巡回宣讲、“真爱生命,安全出行”系列主题群众性文化活动等,让交通安全法规以方便、易接受、能理解的多元形式入脑入心。治理以来,组织开展“进市场”线下交通安全宣讲8场次,发送短信交通安全提醒800余条、推送典型案例信息320余条。

二、把握行车用车关键环节,强化“因地制宜”管理。聚焦车辆登记、行驶、停放等环节,完善配套治理政策,全力打通市场及其周边交通堵点。一是优化服务流程,实现登记环节便捷高效。在车管所开通专用通道,快速受理市场行业使用的三轮车辆注册登记。同时在各市场周边派出所、交警中队、交通岗亭开设6个电动车登记上牌服务点,推行预约登记、现场装牌、政策咨询、邮寄送达等多项便民服务措施。二是分类管控施策,严格行驶环节秩序管理。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车辆管理要求,对于国标三轮车,悬挂机动车号牌、证件保险齐全、驾驶员持有D类驾驶证方可上路行驶;对于过渡三轮车,车身干净清洁无广告、登记号牌安装正确、二维码张贴醒目、车辆信息登记凭证随车携带、驾驶员持有D类驾驶证并且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方可上路行驶。同时依托驻点交警、铁骑、定点勤务警力等,严密部署1+N执法网格,强化市场周边交通秩序整顿。三是划定专属区域,保障停放环节安全有序。根据各市场车辆数量、地理位置、供货路线、通行需求等不同特点,明确电动三轮车停放区域、通行区域及禁行时间。联合市住建局等部门在首批试点西皋市场内规定的路段、区域以及店铺门口施划三轮车停车位共计195个,并配套规范设置提示牌、喷涂停车线,促进市场车辆规范停放、有序通行。

三、破解标准缺位关键难题,打造“长效治本”体系。结合目前辖区市场通行的电动三轮车管理标准缺位的困境,提出针对性管理规范,将“短期治标”转变为“长期治本”。一是统一安装智能模块定位。通过固定于车身的智能模块精准获取市场行业203辆车的定位信息与行驶路线,并进行位置数据自动回传、车辆电瓶失窃预警跟踪,在不增加一线警力工作量的基础上,实现市场行业车辆管理精准化、可视化、科学化。二是统一协调购买意外保险。为保障过渡车辆驾驶员生命财产安全,协调保险公司为158名驾驶员统一定制人身意外保险方案,提供20万意外伤残、2万医药费用保障,解决过渡车辆驾驶员在部分交通事故中的理赔难问题。三是统一发放信息登记凭证。采用“一码统管”思路,以车辆车架号的唯一性为切入点,打造包含车辆信息、车主信息、驾驶员信息等数据在内的电动三轮车数字“身份证”,推动实现扫码精准溯源,从而提升市场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三轮车违法率和事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