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报送
如皋市多元共治破解交通安全管理难题
来源:如皋市 发布时间:2023-08-17 16:21 字体:[ ]

近年来,江苏省如皋市公安局大力推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向治本发力、向源头前移、向科技借力、向管理要战斗力,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连续三年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亡人交通事故保持“双下降”,今年上半年未发生死亡2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9.6%。

压实责任 “市镇村”三级共管

据如皋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刚介绍,如皋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坚持定期通报分析交通安全形势、交办重点交管工作,每年组织各地各部门签订《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书》。如皋市政府常务会议连续5年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专项议题,连续3年将道路交通“生命防护工程”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今年6月,如皋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明确要求以“一抓三年,再干三年”的力度,接续启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工作,形成党政主抓、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大交通”管理格局。

如皋市狠抓镇、村职责,依托道交委办公平台,对风险突出单位、重点问题隐患定期通报交办,创新建立“发案三必到,一案三抄告”机制,规定亡人及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镇区分管领导、村居社区领导、辖区交警中队中队长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形成层级负责、纵向到底的责任架构。

充实力量 “队所村”三方共振

为配齐配强基层交警中队警力,如皋警方将警力资源进行整合、互补,新增交警中队建制3个、增补交警警力20人,2020年完成“一镇一交警中队+专业化国道中队”建制改革。

如皋警方持续探索派出所、交警中队“所队合一”专兼结合、融合共治模式,推进基层所队营房共建、工作合署、勤务联动,9个基层交警中队与属地派出所“合署办公”,20个基层派出所均设立“交通警务室”、明确不少于2名派出所民警参与交管工作,充分发挥派出所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现出警效率、处置速度、警务效能、管理效果最大化。今年以来,如皋警方共接报交通类警情3.15万起,其中派出所接处警7939起,占比达25.2%。

如皋警方积极争取如皋市政府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全面落实辅警驻村工作制度,347个行政村实现“一村一交通辅警”,并细化工作指标,明确奖惩标准,构建起交警大队大队长、派出所所长、基层交警中队中队长、国省县道路长、村社区网格长“五长管交通”工作模式,全面打通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最后一公里”。

靶向攻坚 “人车路”三维共防

近年来,如皋警方扎实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专项行动。他们围绕乡村主干路、临水临河路、农村断头路等实施重点改造,全面加强道路交通科技信息应用、科技设施建设,会同交通运输、住建、城管等部门协同推进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累计提档升级农村公路661公里、改造危桥和宽路窄桥150座。2022年,如皋市被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示范支持市。

如皋市围绕车辆安全抓精度治理。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难题,如皋市政府按照“规范一批、过渡一批、淘汰一批”的整体思路,启动综合治理工作,划拨专项经费用于补贴置换。今年,他们对照国务院、省、市关于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的系列部署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实施靶向攻坚,紧盯“产、消、用、收”四个环节,强化部门联动,指导市场行业规范自治。今年以来,如皋市涉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5.8%。

如皋警方创新交通安全教育劝导模式,压紧压实基层组织和相关单位主体责任,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兴媒介,以及橱窗展板、海报标语、农村大喇叭等传统形式,开展精准宣传。

率先在江苏省启动“儿童友好型”交通环境创建,将建设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纳入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立项推进,明确要求每个镇(区、街)必须建成1处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

目前,如皋警方会同教育部门已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打造了4处样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