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额彩礼等陋习层出不穷。而陋习带来的人情攀比,不仅给群众带来经济压力,还成为加快乡风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的“绊脚石”。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城南街道通过唱响移风易俗“头部曲”“动力曲”“定心曲”,在当地形成了移风易俗常态长效管理机制,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乡风文明新乐章。
“土味”宣讲
唱好移风易俗“头部曲”
“千年陋习需剪断,崇尚文明不容缓……”近日,在城南街道平明社区“老杨茶馆”内,“百姓名嘴”杨树坤正通过当地人独爱的“三句半”给居民们宣传移风易俗新理念,简明的词调、轻快的节奏,把移风易俗“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新理念唱进了居民心里,现场时不时地传出阵阵掌声。
“老杨说得对,不要流于形式,生前对老人好才是最踏实的!”“很多时候都是一家看一家,觉得自己家不办就是丢面子。”宣讲结束后,居民们纷纷表示很乐意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人树立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思想观念,并付诸实践。
让移风易俗理论通俗化、文明新风宣讲课堂流动化……平明社区充分发挥“百姓名嘴”的带动作用,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用百姓“听得懂”“乐意听”的三句半、快板说唱等方式送到家门口,及时充实更新群众“知识库”,以思想引领推动文明实践。
“积分”兑礼
奏好崇尚新风“动力曲”
“大办俗事争面子,不如热心公益赢面子。不仅在积分榜上的名次好看,还能兑换自己心仪的生活用品。”“做志愿者也能加分。”“被评上文明家庭户得到的积分更多。”……日前,城南街道肖陆村积分超市里热闹非凡,村民们热烈地讨论着彼此的积分,认真挑选着可以兑换的物品,还时不时地互相传授自己拿“高分”的经验。
为改善村风民风,助推移风易俗,肖陆村积极推行积分制,通过发放“家庭积分存折”,提高居民参与文明乡风建设的积极性。“我们根据群众‘点单’,更新兑换奖品榜,补充奖品库存,激励大家用行动攒积分、兑商品、赢肯定。”肖陆村党总支书记陈荣庆介绍。
如今,“你家有了多少积分?”已成为肖陆村村民的“口头禅”。越来越多的村民从移风易俗的“旁观者”主动变身为“参与者”,“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化新风”的良好局面正逐步形成。
“新风”礼堂
弹好文明振兴“定心曲”
“以前办酒席都去市里,现在大家都在新风堂摆酒席,不仅环境好,还免费提供设备。”“只要登记一下,村里就免费提供礼堂和设备。”“在酒店里一桌得上千元,在这600元就足够了。”提起社区的新风堂,城南街道新华社区的居民们纷纷点赞。
年前,居民们在新风堂共同见证了一场集体婚礼,大家的观念都悄悄发生了变化。“之前大家可能觉得婚事简办会被人说闲话,如今都尝到了新风带来的‘甜头’。”社区居民张建明说,他的儿子儿媳选择在新风堂办了一场简约的婚礼,酒席菜谱也采用的如皋家常菜,“菜品有如皋董肉、黑塌菜、香堂芋等,既符合大家的胃口,又避免了铺张浪费,大家都觉得这样的酒席办得‘接地气’‘有新意’。”
建成占地1200平方米左右的新风堂、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婚丧嫁娶的宴请标准……新华社区通过创载体、强引导等有力举措,让文明新风滋润心田,文明之花遍开新华。
和谐的邻里关系、简办的红白喜事、整洁的村庄环境……不只是城南街道,如今的雉水大地,人民群众正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这座城市因移风易俗而变得更加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