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出台时间
市发改委牵头编制《如皋市2022年优势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经十八届市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讨论通过,于2022年2月14日印发。
二、背景依据
结合中央、省、市关于产业链培育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市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工作方案》。
三、目的意义
加快特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如皋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根本保障。
四、主要内容
(一)发展目标
推动六条优势产业链规模不断壮大,实现应税销售1385亿元、增长25%,占全市规模工业应税销售比重82%以上。
(二)发展方向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把握汽车零部件行业轻量化、智能网联化的发展趋势,持续发展氢能产业,积极发展加氢储氢装备和氢燃料电池,完善氢能产业体系。
新材料产业链。优化提升高性能纤维、高性能工程塑料、油脂化工等先进基础材料,培育发展光电新材料、电子胶粘新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积极发展稀土永磁体、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转型发展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时尚服饰等高端纺织业。
电子信息产业链。抢抓消费电子产品与物联网深度结合的趋势,积极承接日韩、苏南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以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半导体器件及智能终端设备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高端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聚焦研发设计、高端制造、系统集成及服务等核心环节,做优做强精密模具、轴承制造、液压设备、化工机械、轻工机械等传统细分领域,加紧向高端机械设备制造、精密数控装备、高精度激光设备等领域突破,全力打造长三角领先的高端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高地。
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坚持优势提升与区域协同结合,抢抓电网改造新机遇,提升发展特高压专用设备、智能电网设备、电线电缆等重点领域。
生命健康产业链。大力发展康复辅具、家用医疗设备、医用医疗设备等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三)重点任务
培育壮大骨干企业,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赋能。大力实施“2523”大企业培育计划,聚焦综合实力强、创新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龙头骨干企业,强化“一对一”精准服务,形成“一企一策”工作台账,助力企业做强做优。
强势推进产业链招商,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添金。聚焦6条产业链深化链条招商,以产业链图谱为引导,锁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瞄准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成长期优质企业,重点在“链主企业”上寻求突破。
高度聚焦项目建设,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基。充分发挥产业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严把项目准入关,优先保障高端制造类、科创类、重大外资类项目能耗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优化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增智。鼓励产业链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梳理产业前沿领域和关键节点上的创新技术,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对重点产业链“卡脖子”技术进行突破,引导龙头企业申报“重大成果转化”“揭榜挂帅”等科技专项。支持链主企业建设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推动产业链企业实现南通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强化产业链要素保障,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护航。持续加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和支持力度,实现“产业+资本”融合倍增发展。以产业链人才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雉水英才”等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产业链急需的领军人才。支持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培养一批符合产业链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建立健全园区托管机制,着力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
纵深推进跨江融合,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蓄潜。落实跨江融合五年行动计划,主动与上海、苏南对接,推动产业承接、技术转移、功能配套,努力引进新能源、半导体、智能制造等产业和要素资源,打造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
(四)保障机制
建立工作机制。各产业强链专班认真落实“八个一”的工作推进机制,细化工作方案,制定推进措施,加强配合联动,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强化考核督查。加强目标管理,将牵头责任部门产业链培育工作纳入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对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的责任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表扬鼓励;对推进不力、工作进展缓慢进行通报批评。
加强监测分析。建立健全以产业发展效应、创新能力以及发展潜力为核心的产业链监测评价体系,建立产业链短板长板动态表,加强产业链发展监测预警。
原文链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如皋市2022年优势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