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开放 > 统计公报
如皋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1-08-24 00:00 字体:[ ]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转型升级调结构、奋力跨江争八强”的奋斗目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以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为主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保持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  综  合
 
初步核算,并经南通市统计局评估,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3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44.85亿元,增长16.1%,其中,工业增加值207.59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144.80亿元,增长1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577元。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9.6:56.8:33.6。财政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8.1%,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3.5,即物价总水平比上年增长3.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4.0%。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涨跌情况
指     标
比上年增长(%)
食品类
其中:粮食类
水产品类
烟酒及用品类
衣着类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交通和通讯类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居住类
 7.9
11.8
10.1
 4.0
持平
0.4
4.0
0.7
-2.3
4.6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59亿元,增长10.89%。其中,农业产值40.06亿元,增长18.52%;林业产值0.18亿元,增长3.99%;牧业产值22.09亿元,增长0.18%;渔业产值3.71亿元,增长7.5%;农业服务业产值2.55元,增长7.1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0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22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2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1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5.0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45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4.1千公顷,与上年持平。全年粮食产量69.63万吨,比上年增产2.91%;棉花产量264吨,下降20%;油料产量3.99万吨,与上年持平;蔬菜产量48.5万吨,增长40.54%。
 
             
2010 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棉花
油料
蚕茧
生猪年末存栏数
生猪出栏数
羊年末存栏数
羊出栏数
家禽年末存栏数
家禽出栏数
禽蛋
水产品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头
万头
万头
万头
万只
万只
万吨
万吨
 69.63
264
3.99
1.15
81.5
103
23
26.6
1050
2050
6.0
2.42
2.91
-20
持平
5.5
-3.89
4.78
12.11
8.93
1.84
0.95
2.74
4.3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8.08万千瓦; 拥有拖拉机1101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102台;拥有联合收割机1376台,其中自走式收割机1372台;稻麦联合收割机1372台;全市农机化投入6044万元,其中用于农业机械购置的达4026万元;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33万吨。
 
三、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07.59亿元,增长16.2%。2010年末,全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156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8.61亿元,增长29.23%;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210.9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3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25.53亿元,增长51.1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9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72.87亿元,增长27.6%;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58.71亿元,增长37.55%;工业产品销售率99.70%,上升0.65个百分点。2010年末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723家,实现产值948.0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3.44亿元。规模工业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规模工业部分工业产品产量
 
单位
全年产量
累计±%
橡胶轮胎外胎
1757072
5.8
民用钢质船舶
万载重吨
345
69.0
钢球
万粒
599283
13.3
内燃机
万千瓦
586
-16.6
印刷机械
6195
22.2
锻压设备
1982
8.0
高压电器
28425
28.6
半导体分立器件
万只
643653
-59.4
59396
8.1
万米
33769
8.3
服装
万件
15528
-8.8
玻璃纤维纱
11513
6.8
饮料酒
16463
3.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1.21万吨标准煤,比去年上升27.1%;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11吨标准煤,下降2.9%。重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3.88万吨标准煤、比去年上升34.1%,万元产值能耗0.12吨标准煤、同上年持平;轻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7.33万吨标准煤、上升9.5%,万元产值能耗0.09吨标准煤、下降11.8%。
十大行业能源消耗情况
行业
综合能源消费量
(万吨标准煤)
单位产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产值能耗
比上年增减(%)
纺织服装业
3.72
0.05
5.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31.35
0.21
36.7
纺织业
14.63
0.16
-7.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5.43
0.38
-1.3
橡胶制品业
7.27
0.21
-14.6
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业
10.5
0.15
-10.4
通用设备制造业
8.03
0.17
-7.6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33
0.17
-22.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67
0.03
-8.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1.20
0.05
37.4
建筑业蓬勃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7.26亿元,增长15.4%。全市建筑队伍人数15.5万人,建筑队伍遍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末境外劳务人员近千人。全年建筑企业承建施工面积60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8%。承建高层建筑2264栋。全年建筑企业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27项,其中扬子杯优质工程14项。市六建集团获得境内、境外鲁班奖各一项,市江中集团连续三年拿了鲁班奖。年末,全市拥有特级资质建筑企业2家,一级资质建筑企业20家。拥有一级建造师400人,二级建造师929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投资234.48亿元,增长22.4%,规模以上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92.55%,比上年增2.65个百分点。全社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98.17亿元,增长15.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8.22%。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83.34亿元,增长19.6%,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72.37%。第三产业投资51.06亿元,增长36.3%,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21.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29亿元,增长28.98%;房屋施工面积335.7万平方米,增长31.1%,其中,施工住宅266.28万平方米,增长28.0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5.83万平方米,增长8.31%,商品房屋销售额24.29亿元,增长20.43%。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2.67亿元,增长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34亿元,增长16.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6.74亿元,增长18.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27亿元,增长24.7%。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分类情况
指    标
零售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食品、饮料、烟酒类
5.17
16.2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36
16.9
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
3.4
13.9
汽车类
3.89
19.4
石油及制品类
10.37
28.4
文化办公用品类
1.2
16.8
日用品类
1.18
25.3
化妆品类
0.66
15.8
金银珠宝类
1.08
30.4
书报杂志类
0.92
5.3
年末,全市拥有营销额超亿元的市场12个,全年市场成交额达185亿元,增长21.7%。
 
六、开放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全年新批外资投资项目78个,其中增资项目13个。继九鼎新材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后,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又在香港成功上市,首期募集资金140亿港元,为我市利用外资拓宽了新的路径。全年完成新批协议注册外资15.05亿美元,下降4.5%;实际到账外资9.25亿美元,增长50.4%;外经贸易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9.31亿美元,增长25.3%,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0.05亿美元,增长0.9%,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27家;出口贸易总值中,机电产品出口2.24亿美元,下降33.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92亿美元,增长75.3%;农产品出口0.78亿美元,增长9.2%。
 
 
进出口贸易主要方式分类情况
指   标
总量(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值
19.31
25.3
出口
10.05
0.9
其中:一般贸易
7.24
33.0
          加工贸易
2.34
-44.0
进口
9.26
69.7
其中:一般贸易
3.62
93.0
加工贸易
1.55
87.3
年末与我市建立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 135个。
进出口贸易主要市场情况
国家和地区
出口总值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
进口总值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
日本
2.62
11.9
1.06
-5.4
美国
1.26
34.8
0.19
514.5
利比亚
0.64
-52.8
-
-
韩国
0.52
54.6
1.17
219.3
中国台湾
0.25
446.0
0.05
80.0
德国
0.42
36.8
0.14
179.2
荷兰
0.37
120.8
0.13
365.8
比利时
0.31
56.3
0.03
-
东盟组织
0.61
53.4
5.21
60.7
欧盟组织
2.49
30.6
0.64
100.8
全年完成对外劳务营业额2.01亿美元,增长64.1%,当年新派对外劳务人员3026人,年末在外人员9012人。
 
七、交通、邮电和电力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19.93亿元,比去年增长16.3%,全年公路货运量2187吨,比去年增长9.0 %;公路客运量1178万人次,比去年增长8.9%。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入16.8亿元,比去年增长6.3%,建成农村集体居住点道路112公里,完成农村等级公里提升30公里,改造危桥114座。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04亿元,增长27.7%。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0.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3.6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6.8万户。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80万户,互联网用户12万户。
全年用电量35.11亿千瓦时,比去年增长19.9%,其中,工业用电量26.07亿千瓦时,增长18.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33亿千瓦时,增长18.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78.08亿元,增长50.9%,各项税收 52.28 亿元,增长43.0 %。全年一般预算收入33.69亿元,增长55.6%,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增长46.4%、11.7 %、117.4%。全年财政总支出67.45亿元,增长42.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5.23亿元,增长33.5%。
年末,金融系统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92.82亿元,增长25.8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6.80亿元,增长20.1%。年末,金融系统贷款余额247.86亿元,增长37.5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7.11亿元,增长26.35%,中长期贷款余额100.96亿元,增长64.30%。年末,保险机构总数达53家,全年中保财产保费收入8872万元,赔款及给付5698万元;中国人寿保费收入62035万元,赔款及给付9486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就。全年专利申请量5848件,增长57.33%,其中发明专利994件,增长131.16%;专项授权3522件,增长106.93%。全年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447项,获得立项267项,获各级扶持资金4490万元。全年有21项科技成果获江苏省及南通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南通市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全年新增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家,省院士工作站1家,省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新增科技孵化器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家。
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强势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如皋成为江苏省首批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全年新建校舍16.6万平方米,新开工工程19个;学校布局更趋优化,全市新撤并小学、初中9所,撤并幼儿园(点)84个,建成省优质园6所、南通市优质园2所。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5所,在校学生66071人;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12744人;小学56所,在校学生61064人;幼儿园55所,在园学生29886人。年末,教职工总人数10049人,其中专任教师8340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围绕中心,放大亮点,精心创排了“文明之光”、“小康之路”、“锦绣华章”等大型主题文化宣传活动;精品创作和群文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全年共15篇作品获国家级奖项,38篇作品获省级奖项。三送活动备受欢迎,全年向各镇送图书25000余册,送电影4050场,送戏103场。年末,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679家,从业人员1205人,全市登记注册的民营演出团体118个,已建成农村文化站20家。全市拥有各级文化保护单位1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全市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南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年末,全市拥有文化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市博物馆2个。
广电事业跨越发展。全年广播节目在南通市台用稿102条、省台用稿9条;电视新闻节目在南通市台用稿237条,省台用稿45条,国家台用稿1条。强势推进“双入户”工程,全市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97.6%,当年新增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9163户,年末,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27.17万户,数字电视普及率达77.6%;农村有线广播村通响率达82%。
卫生事业统筹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4个,妇幼保健所一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个。全市拥有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3510个,卫生技术人员351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64人,注册护士973人,卫生技术人员25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巩固提高,全市共有122.11万人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共建成社区服务站423个,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126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全市共有无害化厕所26万座,改造率达90%。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承办了“交通杯”中国·如皋公路自行车大赛等3次国际、国内大赛。组织参加了21次国际、国内体育健身大赛,其中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健身大赛15次,获金牌29块。在十六届亚运会上,如皋籍运动员薛娟获女子标枪银牌。群众体育活动模式创新,镇村广场集体舞成为新农村建设亮丽风景。全市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次。体育彩票创历史新高,全年销售额达8419万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2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447元,比上年增长14.3%。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2平方米。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指    标
人均消费支出(元)
比上年增长(%)
食品
4233
 16.7
衣着
1320
19.7
居住
986
10.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859
31.9
医疗保健
457
-27.4
交通与通讯
1067
9.3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2117
15
杂项商品与服务
406
  42.1
 
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计量单位
拥有量
比上年增长(%)
洗衣机
104
持平
电冰箱
103
持平
微波炉
102
持平
空调器
169
1
固定电话
123
持平
移动电话
183
2.2
家用电脑
 72
 2.9
家用汽车
8
     33.3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95元,比上年增长14.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47元,比上年增长11.5%。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5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指    标
人均消费支出(元)
比上年增长(%)
食品
2033
 3.4
衣着
311
22.1
居住
693
持平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449
104.6
交通通讯
771
54.3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1107
4.7
医疗保健
436
13.3
其他商品和服务
147
68.3
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计量单位
拥有量
比上年增长(%)
彩色电视机
140
6.1
电冰箱
 77
8.5
摩托车
 95
8
固定电话机
 97
持平
移动电话
177
2.3
家用计算机
 36
24.1
空调机
 44
25.7
热水器
 87
 4.8
全年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5956元,增长13.2%。其中,国有单位53067元,增长13.42%;集体单位43005元,增长15.8%;其它单位24807元,增长12.71%。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25家,总床位数4663张;年末全市农村拥有敬老院20家,床位3813张。在全市农村4121名五保对象中,有2889人实行了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70.1%。全年婚姻登记12100对。
年末,全市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达11.49万人,参保率96.10%;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4.86万人,参保率98.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26万人,参保率96.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5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9%。
 
十二、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全年累计完成城市建设投入75亿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投入19亿元。全年新增道路面积36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78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0.3%;全年新装各类路灯2143盏,年末共有道路灯具20910盏,景观灯9000盏,LED灯具50000盏,城市亮化率99.5%。新增燃气管道65公里,新增用户1.64万户,年供气量达160万立方。全年新增自来水管网60.5公里,自来水日供水能力20万吨;生活无害化处理率100%。
大力实施污染减排工程。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8万吨;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城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全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为:二氧化硫0.024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0.026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0.081毫克/立方米,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空气污染指数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达341天,占全年天数93.4%;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符合国家地面水质环保质量Ⅲ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2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8分贝,符合国家环境噪声质量标准。
                                                (杨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