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如皋头条
“商圈合伙人”助力基层治理提质扩面
来源:如皋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09 09:23 字体:[ ]

随着“社区合伙人”机制在城市基层治理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如城街道坚持树牢为民服务的宗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深化“你好,邻居”治理品牌建设,丰富“社区合伙人”内涵维度。而作为其在商业领域更为精准、专业的队伍延伸——“商圈合伙人”,正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成为助力基层治理提质扩面的又一关键支撑点。

4月24日上午,如城街道长巷社区的商户、居民们,自发在安定广场组织了一场“夸夸身边的Ta”主题活动,“商户+居民”联动,以“合伙”为媒,把“夸夸会”开成“行动会”,共商“家长里短”,共建“百家之力”,共享“家园红利”,凝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同书写“你好,邻居”新答案。

以心促心

商户也是社区一分子

长巷社区地处如皋市核心城区,以安定广场为圆心,形成了辐射周边的繁华商业休闲圈。这里商铺林立,各类业态错落有致,与居民区相互交融,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商居混住、业态多元的基层治理形态。“我们的社区商业呈现出‘三多’特点,即外来经营户多、行业门类多、日常客流多,较大的流动性,使得商户对社区的归属感较低。区别于商业综合体的集中管理模式,我们沿街商铺更为零散化、多元化,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天然的共生关系。”如城街道长巷社区党总支书记郝蕾介绍。

近年来,社区在街道“你好,邻居”基层治理思路的统筹引领下,深耕“商户也是社区一分子”的发展理念,通过“一项一治”精准施策,加快融洽商户、居民、社区之间的关系,增进社区大家庭中各类群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共同营造温馨和谐、互助共进的基层治理氛围。“我们在网格基础上,结合不同群众服务需求,将辖区划分为25个邻里服务区,其中12个为商户邻里服务区。”郝蕾告诉记者,通过全覆盖的区位划分,选派公信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商户成为服务区联络员,引导商户由“被服务”向“合伙人”转变,12位商户成为最初的“商圈合伙人”。

同时,建立“走访共商、资源共享、包干共管、多方共赢”的“四共”行动机制,落实“每日一摸排、每周一汇总、每月一研判”闭环服务,精准对接群众诉求,从细处开展服务,进一步增强商户的参与感、获得感、责任感。

众心所向

发展堵点成联动契机

南安定街作为长巷社区有名的“奶茶一条街”,餐饮业集中,厨余废油处理难题凸显,且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老旧,管道堵塞导致污水外溢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每次都及时处理,但并未从根本上祛除“顽疾”。

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外溢问题,离不开商户的参与和支持。为此,长巷社区连同“商圈合伙人”代表多次走访周围商户,但大家的意见始终不能统一,部分商户觉得只需加强清洁和管理,并不愿意参与处理。

2月27日,网格员冒爱静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南安定街江小麻店铺门口窨井里的污水再次有外溢倾向,“这段污水管网去年就发生过两次外溢,我们在日常走访中,都会对这些地段进行重点巡查,确保及时处理问题。”冒爱静表示。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长巷社区第一时间与涉及的9家商户进行沟通,“商圈合伙人”之一的江小麻店主带头响应。为了说服商户统一意见,社区成立了由商户、城管、市政等人员组成的“社区合伙人”专项小组,开展“一项一治”协同作战。“社区建立了微信群,将现场信息发过来,我们也了解了堵塞源头。”脆皮蛋糕老板王佩云说。

查清原因后,社区牵头召集专项小组和其他商户开展协商会,对污水外溢原因、管道长期淤堵危害、清理疏通费用进行了详细说明,讨论确定了商户维护职责和污水管道治理方案。“这次彻底疏通好,街面的环境也有了保障。”作为这段污水管道治理的直接受益者,江小麻店主陈进对长巷社区主动作为、快速处理的做法赞不绝口。

从发现到解决问题,南安定街92-96号路段排污管道处理只用了3天时间。社区强有力的担当精神和办实事的态度作风,不仅增进了社区与商户间的联系,更增强了商户的信任感,起到了“办好一件事,暖了一片心”的效果。

同心聚力

合伙人再添新力量

“刚开始我们不想参与,毕竟关联不大,后来看到江小麻店主带头,我们抱着观望的态度也加入了。”“通过这件事我们商户之间、商户和社区之间的情感都增进了很多,大家都成了谈笑的朋友。”“以前怕社区找上门,现在我有事就主动去找他们,前两天还参加了社区活动,在这里开店非常愉快。”“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开店赚钱是一方面,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相信我们的‘大家庭’也越来越幸福。”……

从陌生到熟悉,从怕见到相迎,从置身事外到主动参与,长巷社区用实际行动换来了商户们的认可和称赞,同时为“商圈合伙人”注入了新力量。社区趁热打铁,以江小麻店铺为联络服务点,一方面协助9家商户制定污水排放规则和污水管道定期疏通方案,由商户自行安排轮流当值,加强后期污水管道维护。另一方面,发挥联络点的主场作用,定期就商户经营日常事务及遇到的问题开展协商议事会,引导商户自治,形成“问题共管、责任共担”的治理新格局。

不仅是周边商户,社区还将外卖小哥、热心群众等能为商居治理建言献策的群体充实到“商圈合伙人”队伍中。如今,依靠“商圈合伙人”,社区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服务对象自行协商找到最合理有效的途径,不仅大幅降低了商居间的摩擦,也提高了基层治理的质效。

从最早“一串钥匙”的信任传递,到安定广场诚信商圈的共建;从“有志在皋”文明实践街区的揭牌,再到如今“商圈合伙人”的星火燎原,基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我们”二字里,“你和我”变成“我们”,“旁观者”变成“合伙人”。如皋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钱钰璐介绍,如城街道借力“社区合伙人”力量推动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加快创建“熟人”社区,接下来将结合更多业态的治理需求,组建更专业的“合伙人”队伍,在不同领域进行探索实践,邀请服务对象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基层治理,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提供最强驱动。

高新区作为全市商业化集聚区,正着力推动人口红利、商业禀赋与服务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商圈合伙人’机制,不仅有利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更培育出市场主体主动参与、政商良性互动的优质服务业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鸣华表示,未来,全区将持续深化“民生导向型”发展路径,践行“你好,邻居”基层治理思路,升级打造“社区合伙人”治理机制,搭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载体,实现商业繁荣度、居民满意度与治理精细度的同步提升,全力建设宜商宜业宜居的现代化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