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
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如何用好社区这个基本单元,发挥其在了解社情民意、引导居民自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社区“小单元”撬动基层“大治理”,从而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是需要长期思考与探索的命题。
不久前,秀水社区立足如城街道“你好,邻居”基层治理思路,依托“社区合伙人”这一基层治理机制,推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顺利落实,让居民上下楼“一键”成行,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这项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破题样本。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秀水社区居民用上新装的电梯时,位于如城街道城南社区的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工作也正在加紧施工,这座2006年交付投入使用的综合楼,将根治各类消防安全隐患,迎来“新生”。业主、商户从起初的不理解、不配合,到后来的主动站出来、出资出力、参与监管,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改造工程唱响了一首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从“治理难”到“共同治”、从“服务有”到“服务优”转变的基层治理之歌。
安全隐患整改势在必行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2024年1月24日,江西省新余市的特大火灾事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这起事故,再次敲响安全警钟。”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丁建龙回忆,正是这起事故,坚定了街道整改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消防安全隐患的决心。“新余那座大楼的建设时间、楼内业态分布,跟我们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可以说是一模一样,都有餐饮店、住户、培训机构、宾馆,我们的面积还更大,有12000平方米、业主38户、经营单位28家,情况更复杂。”
虽然2024年之前,对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的消防安全检查每年都有,但并未从根本上祛除“顽疾”。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管理,楼内消火栓无水、防火分隔不到位、占用疏散通道、装修装饰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等混乱现象触目惊心。“为了彻底拔除安全隐患,去年2月份街道就委托如皋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对大楼进行了现场测绘,全面摸排和收集户主与经营店铺的信息。”丁建龙表示,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整改问题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市领导亲自领办、推动解决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领域攻坚项目。
“从上到下对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改造工程都很重视,我们街道抽调专门人员跟进对接这项工作,比如为了确定改造方案,和消防、住建等部门一起,反复开会讨论商议。依据最终改造方案,经造价测算,明确工程造价为215万余元。”如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整改现场专班组组长范存波表示,只要整改有需要,市级各个部门、街道、社区总是尽一切可能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在明确了改造方案和工程造价后,如城街道随后多次组织召开全体业主、全体经营单位会议,清晰明确地向各方阐明整治内容、所有权人的义务以及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并于2024年6月22日向全体业主、经营单位下发《关于开展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的通知》。
群众的事情群众说了算
“这个事情应该政府出钱呀!”“整改是好事,但会不会影响我们营业?”……面谈过程中,商户、居民、业主普遍存在这样的情绪,使得整改工作陷入“死胡同”。
如何做动群众思想工作,让大家支持整改?整改的钱从哪里来?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面对整改中遇到的困境,街道、社区迅速调整工作思路,成立了以社区工作骨干为核心的工作小组,由小组长带队,多次深入群众,跟大家对话谈心,摸清楚群众关心的核心问题。
“大家纠结的主要是钱从哪里来、钱怎么用、是否公开透明、工程报价是否有水分这几个核心问题。”城南社区党委书记陆小建介绍,当时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公共维修基金只剩10多万元,而消防整改的总费用是215万多元,相差不是一星半点,为了解决钱的问题和群众信任危机,工作组迅速调整工作方式,让群众充分参与进来,最终整改工作迎来转机。
“几次谈话后,有两位业主站了出来,愿意出资进行改造,我们的工作终于有了突破。”范存波感慨,群众不是不愿意出钱,而是不信任,担心工程报价有水分、钱没有真正用到改造上。
“听了群众的建议后,我们再次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变更,将整体工程造价下降到175万多。其次,我们从业主和商户中选出积极主动配合整改的做代表,由他们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第三,我们将改造方案划分为公共区域及租客内部区域,明确由全体业主承担公共区域改造费用,租客自行承担各自内部的消防改造费用,在业主的参与之下,公共区域改造费用下调到65万元。第四,关于资金存放监管,我们委托江苏星球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开设银行临时专用账户,实现专款专用。”范存波介绍,经过这几项调整,群众对社区有了信任,对改造工程不再抗拒,且愿意主动参与到改造工作中。
2024年9月14日,如城街道联合市消防救援大队发布公告,对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改造内容、改造资金测算金额、筹集方式、筹集时间、收款账户等事项进行具体公告。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至此取得关键性进展。
社区合伙人凝聚攻坚合力
思路一变天地宽。
这个过程中,工作专班组深切感受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谛。
当“自上而下”的办法行不通后,那就换成“自下而上”,变“我说该怎么办”为“你说该怎么办”,只有真正从群众利益出发,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办群众之所需,才能真正把难事办成、把难事办好。
2025年3月4日,在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可以看到,大楼外部已经安装了崭新的消防管网、楼内公共区域乱堆乱放已清理完毕、楼梯间违建已拆除、逃生通道畅通群租房区域消防整改已经到位、智慧公寓(群租房)、顶鸿台球等商户正在安装消防管网。“现在整个工程公共部分的整改已经基本结束了,各个经营户也陆续开始进行整改,预计今年4月底可以结束,我们都很期待。”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的蜕变,让智慧公寓经营人张小羽感到安心。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次整改工作中,除了发挥业主、商户、物业单位的力量外,市消防救援大队、公安局、住建局、城管局、市监局、商务局等职能部门主动靠前,积极参与业主(房东)大会、代表会议,对职责监管范围内的场所主动上门对接,做细做实业主、商户的思想工作,以合力推动整改工作落地落实。
“不论是秀水社区加装电梯,还是我们城南社区华夏紫竹园南区商业综合楼改造,都是基于社区这个小单元,灵活应用‘社区合伙人’这一机制,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如皋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钱钰璐介绍,近年来,如城街道坚持把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作为社会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你好,邻居”基层治理思路,根据辖区内人口分布、小区楼宇、商业区规划等实际情况,探索实施多元参与的“社区合伙人”治理机制,吸收社区达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将社区治理从“独角戏”转变为“大合唱”。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大事小情都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及时发现处置安全隐患、突发问题、矛盾线索等,仅依靠社区工作人员“跑腿”远远不够。
“社会在变化,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必然也在变化,我们只有真正转变思路,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用好、用活各种方式方法,把社区、群众、商户、企事业单位、职能部门都凝聚起来,才能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难题,真正做到为群众谋福祉。”市委常委、副市长、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鸣华表示,新的一年,全区将深入践行“你好,邻居”基层治理思路,积极探索“社区合伙人”治理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让基层治理更具温度、广度、精度和深度,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唱响更多温暖人心的基层治理“幸福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