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如皋头条
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久久为功
来源:如皋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20 14:44 字体:[ ]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市党员干部已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工作,精神振奋、干劲十足。大家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一份份“民生清单”作为奋斗坐标,把一件件“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让民生“温度”更加可感可及,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筑牢生态基石

促进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根基在乡村,关键在产业。

“想让乡村振兴更见效、出实效,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崔金表示,2025年,市农业农村局将锚定建设农业强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工作经验,持续强化种源保障、品牌引领、市场开拓,提高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围绕产业链抓招商、供应链抓龙头、创新链抓融合,提高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着力壮大村营经济、推进农村改革、提升农民收入,加快富民强村建设步伐,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擘画的路径,大胆探索创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群众更具幸福感、获得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袤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如皋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晖说,过去几年,如皋集中精力持续深入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他表示,2025年,如皋生态环境局将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动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强化PM2.5和臭氧浓度“双减双控”,确保PM2.5浓度、空气优良率、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省定目标;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推动重点耗能行业实现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持续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保障土壤环境安全,以破竹之势强化各项举措,以铁的决心压实各方责任,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让如皋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切实提高全市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夯实基本保障

托举民生幸福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上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晓勇表示,如皋人社部门将紧紧围绕共同富裕目标,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键领域协同发力;把稳就业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搭建精准高效供需对接平台,全力推进如皋技师学院品质提升,打通技术技能职业发展通道,服务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积极打造“皋就”服务品牌和“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筑牢共同富裕基石;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保参保量质并进,将更多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困难群体等纳入保障范围,持续落实各类社保补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完善社会保障中织牢共同富裕安全网;落实工资标准调整政策,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机制,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通过优化收入分配共享共同富裕成果。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始终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山燕表示,市民政系统将奋力担当新使命,以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全面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探索推进基层民政服务站建设,持续拓展“皋心助”社会救助类服务;提升改造全市乡镇未保工作站,协同推进“皋童护成长”社会关爱服务;做好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积极构建“如心家园”“1+7”康复服务体系;融合推进医养康养模式多元发展,全面打造长寿养生、幸福养老“苏适皋地”,让更多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巧引文化“活水”

浇灌精神“沃土”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当下,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文化繁荣与经济社会向好齐头并进。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谢裕斌表示,将大力推进文体旅游事业、产业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强化文艺精品创作,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雉水之夜”“相约‘乡’读”等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保障南通支云主场赛事,举办苏中城市足球邀请赛、皮划艇竞逐赛、南通市村超邀请赛,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努力让公共文体发展成果可视可感,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大力发展文体旅游产业,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锚定项目招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推进景区品质提升,实施文体旅游消费提振工程,推出“跟着赛事游如皋”系列惠民措施,制定优质文旅线路,打造“演出+非遗”“赛事+非遗”消费场景,努力将文体旅游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

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杖头木偶戏”传承保护单位,近年来,市木偶艺术团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中发展,将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木偶戏表演送到群众“家门口”,收获好评如潮。

“我们要紧跟时代,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文明新风尚和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木偶剧节目。”市木偶艺术团负责人周沈兵表示,接下来,木偶艺术团将进一步探索文旅融合,与旅游景区合作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木偶戏表演或制作过程,在推广非遗技艺的同时推动如皋旅游业发展;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市场潜力的非遗文创产品,将木偶戏的特色元素转化为玩具、工艺品、服饰等,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寻求与高校、企业合作,进行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提升木偶戏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