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如皋头条
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来源:如皋日报 发布时间:2023-05-17 08:55 字体:[ ]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叠加交汇下,我市将“创新强市”确立为高质量建设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的三大动力引擎之一,全力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日前,科技部公布了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我市成功入选,创新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强化体系建设

加速要素集聚

眼下,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100天,刷新项目推进“如皋速度”的康瑞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正锚定年应税销售超20亿元的目标奋力奔跑、同心追梦。

值得一提的是,康瑞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的投资主体江苏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这里将会建设创新研发中心,打造国家级工程中心,落地院士工作站。”康瑞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亚松表示。

事实上,康瑞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正是我市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着力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结出的累累硕果。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23条”“人才政策22条”等系列激励政策。2021年度“科技创新23条”奖励总额达7000余万元,惠及企业达686家(次)。2022年,继续加码科技激励政策,新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市推动创新型示范县市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意见》由23条增至30条。

此外,我市还在南通范围内率先成立科创投集团,构建从研发、孵化到融资、扩张的金融支持体系;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制度,对白名单内企业新增1000万元以上信贷的,实行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成立规模50亿元市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1亿元雉水高新科技基金,以财政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大盘子”,为创新主体引来金融活水。

“当前,如皋正步入改革和发展的‘深水区’,我们要跳出传统路径依赖,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这既是服务科技强国、强省建设的责任使命,也是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委书记何益军说。

所付皆有所得,2022年,我市高企培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新认定228家、净增142家,均居南通第一;卓远半导体等2个项目获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力威机械、卓远半导体获省成果转化项目立项,万达轴承等4家单位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新增省优秀外国专家工作室1家,全年争取项目资金4000余万元;4家企业获评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惟怡新材料获评一等奖。

着力载体打造

厚植创新沃土

绵延27.8公里的龙游河是如皋人的母亲河,近年来通过治理和改造,沿岸成为绿意盎然的生态走廊。如今,这条绿色风景线又被赋予“科技蓝”新底色。

近年来,为增强科技创新承载能级,我市大力推进龙游河科创走廊建设,加速启动高新区雉水科学城、长江镇科创智谷规划建设,带动吴窑、磨头、石庄等沿线“科创小镇”建设,形成“一廊、两核、三区”“主辅联动、以点带面、统筹发展”的科技创新布局,三大主功能区实现孵化器全覆盖。

以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聚人才、强创新,提升平台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也成为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一大亮点。其中,高新区围绕精密光学、光电领域、合成生物学,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氢能,长江镇围绕电子化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方向,锁定产业特色和创新转型关联度,加快园区发展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的创新发展新格局,形成具有产业辨识度的现代化园区。目前,我市已拥有国家级孵化器4家,江苏省级孵化器1家,建有省级众创空间9家。

“当初,我们决定落户如皋,就是看中这里的创业环境和创新氛围,这里是我们梦起飞的地方。”势加透博洁净动力如皋有限公司总经理丁铁华口中的“这里”便是国家级孵化器如皋市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短短五年时间,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如皋市双创中心(软件园二期)里,同样有不少来自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创新创业团队。“大城市创新主体集聚,但空间等要素资源有限,如皋的大力支持能够有效帮助初创企业渡过前期难关,也有助于其后期顺利实现产业化。”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鸣华说。

注重人才引育

实现自立自强

眼下,位于长江镇富港创谷智能智造产业园的南通纤谷新型纤维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功能纤维中试基地项目”已经正式投产,领军人物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不仅如此,其团队成员还包含江苏省“333”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高级工程师等,博士占比达73%。

我市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以不断推动人才集聚引领高质量发展崛起赶超,已经连续举办20届科技人才洽谈会,全市300多家企业与1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型的科技合作或技术依托关系,哈工大、上海理工、南航等10余所高校在如皋建立了技术成果转移中心。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才聚雉水,智汇皋地”产才融合大赛、招才引智实训系列活动等,为人才对接外部优质资源搭建了有效平台。

不仅如此,为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我市大力支持优势产业链构建龙头企业牵头、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的创新联合体,变“企业出题,学校答题”为“共同出题,共同解答”。由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协同创新联合体,就以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为重点,精准实现了创新技术与成果在产业链上的转移转化。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市向高端产业、科技创新转型突破的发展需求与上海等周边发达城市较强的科技研发供给之间形成契合点。我市积极拓展渠道,以“离岸孵化”承接发达城市人才溢出,建立了多个飞地孵化器。其中如皋(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位于上海闵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成以来,充分发挥其在科研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先后为我市推荐各类优质科研项目30多个,霖鼎光学、光织科技、三慢生物科技等一批科创项目签约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