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病虫情报第三期(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来源: 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2024-04-11 11:06 累计次数: 字体:[ ]

病虫情报

第三期

如皋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4月7日

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小麦赤霉病是我市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流行风险高,产量损失大,当前我市小麦将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此时正是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小麦品种布局与抗性、病虫发生基数、小麦生育进程及天气趋势等因素,预计今年小麦穗期病虫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趋势,其中,赤霉病有偏重流行风险。各镇区(街道)要从稳定和提高单产的角度出发,把好宣传发动关,抓牢技术指导关,全面落实小麦“一喷多防”技术措施,科学打好以小麦赤霉病为主攻对象的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一、发生趋势分析

1、赤霉病

一是气候条件适宜。小麦赤霉病为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扬花期遇到连阴雨天气,极易造成病菌的侵染流行,根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中下旬将出现5个降雨过程,发生时段为4月11-12日、4月17日、4月19-22日、4月26-27日、4月29-30日,4月我市降水量65~85毫米,较常年偏多2成;平均气温15.0~16.0℃,较常年偏高1℃左右。降水和温高天气与小麦大面积抽穗扬花期高度吻合,十分有利于病菌侵染危害。二是田间菌源量充足。据3月28日全市普查,稻桩子囊壳枝带菌率平均达2.18%(0-8.2%),超过赤霉病大发生标准。随着近期温度上升、雨水偏多,田间湿度加大,稻桩子囊壳带菌率将急速上升,子囊壳发育进程加快,预计从4月上旬开始,稻桩上的子囊壳将释放大量的子囊孢子,与小麦扬花期高度吻合,对赤霉病大流行十分有利。3月28日镜检子囊壳孢子成熟度指数6.84。随着气湿升高,子囊壳发育进度将显著加快,孢子将大量成熟释放。三是主栽品种抗病性较弱。今年我市小麦主栽品种仍以扬麦、镇麦系列为主,其中扬麦25号占25.8%,镇麦9号占18.3%,镇麦18号占12.2%,扬麦24号占10.7%;其余还有农麦88、华麦5号、镇麦168等,品种繁多,中感小麦赤霉病品种种植比例占30%以上。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预计今年小麦赤霉病有偏重流行风险。

2、蚜虫

3月22日调查18块小麦田,有蚜田块占57.1%,有蚜株率最高达29.7%,平均5.1%,百株蚜量最高达128头,平均13.2头;3月28日调查20块小麦田,有蚜田块占62.5%,有蚜株率最高达32.7%,平均5.8%,百株蚜量最高达154头,平均15.6头,低于去年同期。预计今年小麦穗期蚜虫中等偏重发生,小麦抽穗后,穗部蚜量会快速进入激增期。

3、白粉病

今年小麦白粉病3月28日在华麦5号始见,与去年相当,迟于常年。3月28日全市普查,田块间零星发生。但由于近几年来发病较重,田间菌源充足,后期随着温度升高,田间郁闭度增加,部分感病品种或长势好的田块仍存在中等至偏重流行风险。

4、粘虫

性诱剂诱蛾观察,3月10日始见,3月24日出现蛾高峰,当日单个诱捕器诱蛾68头,截止3月30日,单个诱捕器诱蛾累计275头。预计粘虫二、三龄幼虫高峰将出现在4月下旬,预计今年小麦粘虫偏轻发生。

二、防治意见

小麦赤霉病流行风险大,各镇区(街道)要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组织力量,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技术宣传和服务指导,确保种植户能抓住适期、选对药种、科学防治。

1、防治对象:主治小麦赤霉病、蚜虫,兼治白粉病、锈病、粘虫。

2、防治适期:见花打药,即小麦扬花初期(5%)用第一次药,做到“见花一块,防治一块”,宁早不迟,一块不漏;第一次用药后5-7天进行第二次用药,如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必须进行补治,确保防治效果。

3、防治药剂:

防治赤霉病可选择氟唑菌酰羟胺、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等单剂或复配剂,戊唑醇亩用纯品不少于12克,不建议使用抗性较高的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剂;注意轮换用药,第二次防治应选用与第一次防治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以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真菌毒素污染。

防治蚜虫可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等;

防治白粉病可选用环丙唑醇、氟环唑等药剂。

以上药剂要用足药量和水量,加入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进行混喷,保粒增重,提高小麦抗逆能力。推广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进行统防统治,无人机施药应添加助剂,提高喷雾质量,保证防治效果。

4、注意事项:

1.配药时,注意进行二次稀释,做到现混现用。

2.注意安全用药,注意蚕桑安全,注意蜜蜂安全,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3.农药包装废弃物不要随意丢弃,应妥善收集送至集中回收点回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