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度病虫情报(第二期)
来源: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2025-03-13 10:04 累计次数: 字体:[ ]

病虫情报

第二期

如皋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3月13日

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当前我市油菜即将进入花期,花期是油菜菌核病防控的关键时期。根据前期菌源基数调查,结合品种抗性和花期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油菜菌核病流行风险大,防控形势严峻。近年来,随着我市油菜面积进一步扩大,抓好油菜菌核病的防控工作对我市油料作物产能和品质的提升尤为重要,各镇(区、街道)要高度重视油菜菌核病的防控工作,充分利用好今年油菜扩种项目的实施,加强组织发动和技术指导,科学打好以油菜菌核病为主攻对象的病虫防治总体战,确保油料作物丰产丰收。

一、发生趋势

一是田间菌源充足。由于前期降雨量严重偏少,土壤缺墒,田间子囊盘3月7日始见,比去年推迟23天。3月11-12日在江安、搬经、东陈、丁堰、如城街道、磨头、吴窑等镇普查不同栽培方式的油菜田28块,油菜菌核病叶病株率0-5.4%,平均3.2%;有子囊盘田块2块,占7.1%,每平方米子囊盘0-5.8个,平均每平方米0.2个,因为前期田间干旱,不利于子囊盘的萌发,后期随着田间旱情缓解,气温回升,田间子囊盘数量将快速增加,预计3月中下旬将进入萌发盛期,子囊孢子释放期与油菜花期高度吻合,对病菌侵染十分有利。

二是品种抗性不强。我市油菜种植品种繁多,主要以荣华油7号、沣油737等为主,普遍对菌核病抗性不强,同时油菜种植重茬面积大、生育期极其不整齐,增加了病菌侵染和发病的概率。

三是气候条件有利。油菜菌核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花期降水多、湿度大、气温高有利于病菌侵染和侵茎危害。今年油菜大面积初花期在3月中下旬,根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3月全市降水量75~90毫米,较常年偏多0~2成,中下旬发生时段为:14-15日和24-26日;平均气温9.0~11.0℃,较常年偏高0~2℃。再加上田间露水较重,湿度较大,十分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今年油菜菌核病将达中等偏重发生,部分地区和品种可达大发生程度。

二、防治意见

油菜菌核病防治窗口期短,防治难度大,一旦感染发病对油料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各镇(区、街道)要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病虫兼治、药肥混喷”的防治策略,全力做好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工作。

(一)、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清沟理墒,确保“三沟”排水通畅,做到雨止田干,降低田间湿度,抑制菌核萌发;摘除油菜基部病叶、老叶,并带出田外,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田间菌源。

(二)、化学防治

1、防治适期:油菜菌核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为油菜盛花初期,即全田有80%左右的油菜主茎开花,进行第一次用药,如遇连阴雨天气,隔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2、防治药剂:可选用夏甜、啶酰菌胺、腐霉利等药剂,做到油菜全株喷雾,特别是中、下部茎秆要均匀喷到药液,以确保防效。同时做好蚜虫防治,实现“一喷多防”。油菜后期需继续查看蚜虫发生情况,对发生较重的田块应再次用药防治。

3、注意事项:若遇连续阴雨天气,应抢降雨间隙用药;药后6小时遇雨需做好补治工作;各类农药要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浓度科学施用,注重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性;使用后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要做好回收处置工作;用药期间注意蜜蜂安全,油菜花期施药时要停用吡虫啉、噻虫嗪等新烟碱类药剂,施药前1—2天应通知周边蜂农,适当采取措施保护蜜蜂安全,药后禁止采蜜,防止对蜜蜂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