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水稻移栽及一栽就管技术意见
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今年夏熟作物收获腾茬进度总体较快,为水稻适龄适期栽插争得了主动。当前水稻已陆续进入移栽期,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统筹协调,及时做好大田耕整,施足基肥,确保水稻适期栽插。同时加强移栽技术指导,坚持一栽就管,促进秧苗早发快长,为构建高质量群体奠定基础。
一、精整大田,提高作业质量
各地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耕翻整田,力争收获一块耕整一块。耕整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25%专用复合肥(10:5:10)40—45公斤,或每亩施用缓释肥70-75公斤。施肥后及时耕整,对于秸秆还田的田块,在耕翻后要及时上水沤田,软化秸秆后采用中型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一次性埋茬耕整,使草泥充分混合,于栽插前1~3天耘好田,待土壤沉实后栽插。要提高田面作业质量,大田整地做到田平、泥软、肥匀,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无浮渣等,表土上细下粗,上烂下实。对于机插田块,整平后需适度沉实,沙质土沉实1天左右,壤土沉实1~2天,粘土沉实2~3天,待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时栽插。
二、适期适龄移栽,提高栽插质量
水稻适期适龄移(抛)栽有利于促进水稻早发、快长。各镇要及时做好水稻移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协调好车口供水时间,保证全市各车口10日前能够开车供水,防止“秧等田”、“田等水”的现象发生。要根据不同播栽方式,按照适宜移栽秧龄的大小,科学安排移栽期,努力做到适期适龄移(抛)栽,防止超秧龄移栽。肥床旱育手栽秧秧苗控制在6叶期移栽,秧龄掌握在30天左右;塑盘旱育抛秧秧苗控制在4-5叶抛栽,秧龄掌握在25天左右;机插秧秧苗在3.5—3.8叶期移栽,秧龄掌握在15—20天,对于茬口衔接紧,可能出现超秧龄的秧苗要通过旱育旱管、适量喷施多效唑(不得超过三叶一心期)等措施延缓生育进程,最大限度减少超秧龄移栽,
三、因苗制宜,栽足基本苗数
栽足基本苗是争取足穗,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一环。各地要根据秧苗素质、栽插时期和品种的分蘖特性等合理调整栽插基本苗,适期栽插且分蘖性较强的品种基本苗可适当减少,对栽插期较迟且分蘖性较弱的品种要相应增加基本苗。肥床旱育手栽秧要求行距在28厘米左右,株距13-14厘米,每亩1.7-1.9万穴,每穴3—4苗,每亩基本苗6-8万。塑盘旱育抛秧要求以苗定盘(每亩大田抛栽561孔秧盘40盘、434孔秧盘50盘左右),每亩抛栽1.8-2.0万穴,基本苗7万以上,要做到浅水高抛、匀抛。机插秧株距11.7厘米(株距调整手柄在90位置),每亩机插1.8-2.0万穴,每穴4苗左右,基本苗7-8万,每亩要栽足25盘苗以上,栽插深度控制在1.5—2厘米。
四、加强一栽就管,促进早发快长
要根据稻作方式,因苗、因时、因地做好分类管理,切实抓好一栽就管工作。水浆管理上:机插稻、抛秧稻活棵立苗期间间隙灌溉,立苗后薄水间隙灌溉,及时露田通气促进扎根;手栽稻从移栽到新生1张叶片的返青期要灌薄水护苗,水深1寸左右,分蘖期浅水勤灌,促进多发根、快分蘖。秸秆还田的田块,要做到短时间脱水露田通气,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秸秆腐熟和根系发育,防止土壤中有毒物质过多造成僵苗。肥料施用上:活棵后早施分蘖肥,建议一次施用。一般在移栽后5-7天,机插稻每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抛栽稻、手栽稻分蘖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对秸秆还田量大的田块,适当增施尿素3~5公斤,对于基肥不足的田块在施分蘖肥后一周酌情补施平衡肥,一般亩施尿素3-5公斤。病虫草害防治上:要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同时认真抓好大田期的化学除草工作,不同稻作方式田块的用药时间、用药品种要严格按照植保部门的配方和技术要求操作。对于因推迟移栽,秧苗素质下降,出现僵苗的田块,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肥、药、水管理调控措施,尽快恢复生长。
此外,近几年来,直播稻有逐渐蔓延之势,特别是个别种粮大户,也种植直播稻,由于除草等措施不到位,导致杂草、杂稻发生严重,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各镇(街道)要做好控减直播稻的宣传引导工作,只要有条件的要积极引导农民将直播水稻改为移栽稻。对不能改为移栽稻的要加强直播稻的技术指导,努力降低生产风险。一是品种利用上,要选择熟期相对较早、抗倒能力强、综合性状好的品种。二是抢早播种,前茬收获后,及时整田,及早播种。采取机械播种的要根据土壤水分,合理确定播种时间,防止烂耕烂种,造成出苗不齐、不全。三是合理确定播种量,每亩播种量控制在5-6公斤,齐苗后要及时做好移密补稀,查漏补缺,实现早苗、全苗、匀苗、壮苗。四是做好沟系配套,防止持续降雨导致出苗不齐不全。五是严格按照植保部门的意见,选择对路药剂,做好杂草封杀。六是田间管理上,1叶1心期要施好断奶肥(一般每亩施尿素5公斤);4~5叶期要施好促蘖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0公斤);出苗至3叶期前要保持田块湿润,3叶期至够苗期,浅水勤灌,促蘖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