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春耕生产意见
来源: 农业农村局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2020-02-14 17:06 累计次数: 字体:[ ]

当前我市农业生产已进入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在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防疫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夏熟粮油田管,及早谋划秋熟生产,对夺取全年粮油丰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麦油生产的特点

(一)苗情特点

去年我市秋播启动早,进度快,适期播种田块是近些年来较多的一年,秋播质量总体较好。但12月中旬以来,气温持续偏高,麦油生育进程明显加快。目前,播栽较早的小麦、油菜已进入拔节期和抽薹期。据2月4日苗情汇总,全市小麦叶龄7.1叶,比常年多1.3叶;株高29.5厘米,比常年高13.4厘米;总苗数52.0万,比常年减少8.1万;单株分蘖2.3个,比常年减少0.1个。全市油菜平均叶龄22.0叶,比常年多3.7叶;株高43.8cm,比常年多13.2厘米;开盘度55.8cm,比常年多11.2厘米;根茎粗2.0cm,比常年多0.5cm。

(二)气候特点分析

秋播以来的气象特征表现为降水严重不均,温度持续偏高,光照持续偏少。据如皋市气象局数据分析,自去年10月下旬至今年1月,全市降雨量142.5毫米,比常年少10.6毫米。平均气温9.2°c,比常年同期高2.3°c 。日照时长406.2小时,比常年少86.4小时。

播种出苗期降雨少、土壤干旱。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降水仅为4.9毫米,比常年减少50.8毫米。各地土壤含水率持续下降,自10月下旬始,土壤相对湿度低于50%,出现中度干旱。受旱情影响,部分麦田出苗时间拉长,出苗不齐不全,个别田块有缺苗断垄现象;部分稻茬麦使用中小型拖拉机耕翻,深度达不到标准,田间秸秆还田质量不高,秸秆集中在土壤表层,麦种与土壤接触不密切,加上天气晴好水分蒸发量大,导致出苗困难。部分油菜田移栽后缓苗期延长,出现僵苗现象。11月下旬出现了几次明显的降雨过程,有效缓解了前期旱情,苗情逐步好转。

越冬期持续阴雨、温度偏高。12月中旬以来,气温持续偏高,麦油一直处于生长阶段,无明显的越冬期,生育进程大幅加快,加之阴雨寡照,苗情素质不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发生冻害的风险大。由于生育进程提前,小麦普遍旺长、叶片虚长,植株起身窜高,茎叶细长,根少,植株物质密度低,抗冻能力下降。部分播种偏早的田块第一节间已经定长,第二节间也已经开始伸长,而小麦拔节后抗寒能力下降,遇到0°c以下的低温极易形成冻害。油菜生育期也明显提前,播栽较早的田块已经开始抽薹甚至开花,遇到低温也极易产生冻害。

二是发生渍害风险大。部分田块秋播前外三沟没有很好的组织清理,有的田块是尖墒沟,更有少数农户田间无沟系,光板种麦。排涝降渍的能力较差,而我市常年春季雨水偏多,存在发生渍害的风险。

三是发生倒伏风险大。部分田块播种早、播量高,加之冬季温度高,雨水多,造成旺长,群体偏大,个体不壮,根系数量少、根系活力差,存在后期倒伏的风险。

四是部分田块出现落黄现象。由于气温偏高、雨水多,植株新陈代谢旺盛,增加了土壤中养分的消耗,部分田块会出现提前脱力落黄的现象。

二、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针对当前我市麦油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各地应高度重视当前麦油田管工作,抓紧落实好各项田管措施。

(一)及时清沟理墒,排水降渍(湿)。俗话说“尺苗怕寸水”,小麦返青拔节后遇到渍害,会严重影响根系发育,导致白根数量减少,根系吸收差。同时,春季气温回升,如果田间湿度大,也易造成小麦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病,不利于地上部功能叶片的光合作用。当前,要及时做好清沟理墒、疏通沟系,保证沟系通畅,做到雨止田干。

(二)因苗制宜,施好小麦拔节孕穗肥和油菜蕾薹肥。施好拔节肥对于满足小麦拔节至开花阶段快速生长吸肥高峰期的大量营养需求、构建合理群体、稳穗增粒增重十分重要,是增产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次施肥。对于群体适宜,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cm、叶龄余数2.5左右时追施,一般可亩施尿素5~8公斤和45%复合肥(N、P2O5、K2O各15%)15公斤左右,确保麦苗稳健生长。对于群体偏小,前期施肥少,叶色已经褪淡的田块,应当早施,并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对于前期施肥量较大,群体大、叶色偏深的田块,应推迟施用,待叶色褪淡后再施,视情况可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对于播种较迟,长势较旺,预计到3月份拔节的田块,可尽早镇压或在拔节前叶面喷施多效唑等生长抑制剂进行化控,严格控制早春施肥,推迟拔节肥的施用,待叶色褪淡后再施拔节肥。对于部分播种过迟,群体偏小、预期穗数可能不足或者有脱力落黄现象的田块,宜立即追施肥料,尽早促弱转壮,争穗争粒,确保麦苗稳健生长,促进壮秆大穗。

今年由于越冬期气温高,前期肥力释放较多,为防止后期早衰,要重视孕穗肥的施用,孕穗肥通常在剑叶露尖时施用,根据苗情、小麦专用类型(强筋、中筋类)亩追施尿素5~7公斤,群体生长量小宜多施,群体生长量大应少施,特别是今年提早拔节的小麦要在相应提前施用拔节肥的基础上适时施用孕穗肥,以防早衰并实现增产提质增效。弱筋小麦为保弱筋品质,应控氮前移,以施用拔节肥为主,不宜追施孕穗肥。

对于目前已经抽薹的油菜田,如果植株开盘度较小、群体不足,则要抓紧追施蕾薹肥,一般每亩施30公斤45%三元复合肥及5公斤左右的尿素,适当提高磷钾使用比例,避免偏施氮肥,以增强植株抗逆性;如果植株个体生长健壮、群体旺盛,则应推迟施用薹肥,减少无效生长,一般在薹高30厘米左右追施。对长势正常的一、二类油菜田,在油菜薹高5-8厘米时及时追施薹肥。对发棵小、脱力落黄、僵苗不发的油菜田也要及早追肥,促进春发生长,争取更多有效花芽分化,中后期视苗情长势再酌情二次追肥。

(三)因苗适时化除,防病治虫。杂草达标的田块,要根据草相在小麦拔节之前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要注意避开低温寒潮天气安全用药、防止冻药害(也称作药冻害)。拔节、抽薹后要注意加强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等的测报和防治。对病虫草害的防治,要根据植保部门的技术意见及时用药、用对药剂。要突出强化“一喷三防”工作,结合病虫防治进行药肥混喷,可一喷多防、保绿防衰、保粒增重。

(四)预防早春冻害,及时补救。据省气候中心气候趋势预测,预计2月全省范围内有4次降温过程,我市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左右。由于今年小麦生育进程提前,更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冻害的发生。在小麦发生冻害后2~3天要及时调查幼穗受冻程度,根据受冻程度迅速增施恢复肥。仅叶片冻害或主茎幼穗冻死率10%左右,不必施肥;茎蘖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应迅速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每增加10个百分点,亩增施2.5公斤尿素;主茎幼穗冻死率80~100%时,最多亩增施15公斤尿素,争取小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才能减少产量损失、尽可能获得正常产量。要注意增施的恢复肥跟正常施用的拔节孕穗肥互不抵消。

三、春耕备耕工作

(一)优化种植结构。各镇(区、街道)要围绕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的目标,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统筹调整好春夏播作物的种植结构,在稳面积、稳产量的前提下,努力抓好结构调整工作。要选用优质良种,提高良种覆盖率;要因地制宜,积极示范应用稻鸭共作、稻虾共作、“水稻-芽芹、青菜”、“水稻-草莓”等高效种植模式,打造一批种植结构调整的典型;要积极示范耕地轮作休耕,适当扩大水稻—油菜、水稻—蚕豆、水稻-绿肥等轮作休耕方式,培肥地力,促进稻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抓好秧田培肥,推进集中育秧。新时代新农业要有新格局、新突破和新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着重聚焦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做好关键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应用。一是指导农户备足秧池,及早做好床土培肥。机插秧床土培肥:选择土壤肥沃的旱地土或菜园土,每亩大田备营养干细土100公斤,另备未培肥干细土25公斤。如选择稻田土,取土前先对取土田施肥,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25担,加水稻专用复合肥50公斤,施后连续旋耕2-3遍,然后将表土取回堆制,并用农膜覆盖,让土肥充分融合。冬季没有培肥的,提倡应用机插育秧专用壮秧营养剂培肥。一般可用育苗伴侣培肥,每100公斤细土拌育苗伴侣600克,于播种前3个月左右使用。二是继续开展集中育秧。鼓励农业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和育秧大户加强集中育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规模化集中育秧优势,积极开展商品化育供秧工作,促进我市机插秧的稳步发展。

(三)做好备耕物资供应。当前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的关键时期,各镇(区、街道)、村(居)为加强管理,对镇、村道路封闭管理,影响了物资的运输供应,要引导农民及早定种、购种,做好农药、肥料等生产物资的购进。同时要想方设法做好各项物资的调运、储备及供应工作,农技部门、农资监管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

四、切实做好春耕生产的服务指导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蔓延,我市也深受影响,对农技人员田间地头指导生产造成困难,广大农技人员在做好技术指导的同时,要加强自我防护工作,当前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通过微信、QQ、视频、手机APP、在线咨询等多种形式,指导农民加强田管,确保疫情防控、农业生产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