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举措
来源: 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1-11-01 14:35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工作总结

及2021年工作举措

如皋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12月7日)

今年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精神以及各级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紧紧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等风险挑战,千方百计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

一、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工作完成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获得中国长寿饮食文化艺术之乡、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江苏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江苏省防疫工作先进市、江苏省兽医工作先进县、江苏省县域种子市场秩序优秀县(市)、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渔业建设先进集体、2020年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等荣誉称号,获批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1.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向好。全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为花木盆景、生鲜果蔬、绿色稻米为主导,创意休闲农业、优质畜禽、优质桑蚕、特色水产等并存的“3+N”产业格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效克服新冠疫情、水稻稻飞虱等害虫重发、持续降雨等灾害影响,一招不落抓好粮食生产,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再获丰收。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总面积150.57万亩,比上年增加1.29万亩,比南通市下达的任务增加1.07万亩;粮食总产预计70.6万吨,比上年增加3.67万吨。种植结构持续优化,优质小麦良种、优质食味稻米种植占比达98%、80%。蔬菜产量稳中有增。新增省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3个,预计全年蔬菜播种面积51.48万亩,其中绿色蔬菜占比达50%。生猪生产有力恢复。截止11月底存栏恢复到36.51万头,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占比达81.85%,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100%。15万头生猪稳产保供基地开工建设,初步培育“猪+草+猪”循环示范点10个。建成新港村蝴蝶兰基地、平园池村水竹园等优质项目,投产建设千亩微型盆景基地项目,正式启动盆景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全市淡水养殖放养面积6.45万亩,特色水产养殖占比达80.9%;全年预计水产总量2.81万吨。全市桑园面积约5.68万亩。全年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6.4万亩。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年新增智慧农机100多台。

2.农村一二三产业纵深融合。强势重大农业项目建设,建立健全了组织推进、考核评价、健全督查、挂钩服务、进展调度“五项机制”,集中力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市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农村重大项目49个,总投资34.68亿元。搬经镇被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金旺家庭农场入选部级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全年培育南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创建农民合作社综合社7家,名录内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率95.5%。休闲农业亮点凸显,“四季长寿、康养体验”线路入选江苏省百条精品线路,花名堂园艺中心和绿野生态农业观光中心入选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清炒黑塌菜入选江苏省“百道乡土地标菜”,举办2020“江风海韵?长寿之都”乡村休闲旅游暨如皋市平园池荷花节和“2020如皋市首届菊花节”。农产品出口额超2亿美元,稳居南通之首。农产品品牌打造成效显著,制定并发布了如皋黑塌菜团体标准4个,“如皋黑塌菜”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新申报绿色食品21个,“下原蘘荷”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申报“如皋黑塌菜”、“新官紫桃”、“如皋白萝卜”2个国家地理标志,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63.4%。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17期、培训职业农民3570人。

3.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制定《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细化各部门工作计划和推进举措。同时,针对整治中的短板制订了农村破落房屋整治、农村农户庭院环境专项整治和被撤并乡镇集镇专项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有机融合南通“百千工程”评估办法,做到周巡查、月考核、季评比。9月份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顺利通过省级销号验收,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今年南通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得到了高度评价。同时,加快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先进村培育,牵头组织2020年示范创建村和各类先进村上报培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全市共上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15个,创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类先进村62个。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有畜禽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14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 95.32%。探索形成“1+N村集体经营”秸秆收储新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5%,建立稻麦、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各1个,市级千亩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片2个。

4.富民增收取得新成效。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及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7687元,增幅6.3%,居南通第二。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23330元,增幅6.5%。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5285户、30870人全部实现脱贫,人均年收入达7000元以上,“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及时做好跟踪动态管理,确保不返贫。“帮村帮户”实现全覆盖,“阳光扶贫”入户入村走访按序时进度落实,“双联双助”、“扶贫志愿者”等扶贫活动深入开展。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强村加油站建设模式在全南通推广,其中小马桥加油站正在验收中,本月底对外运营,另外3家正加紧推进。创建新型合作农场37个。32家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年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年底均能达50万元以上。深入推进“百企联百村”行动,启动项目88个,投资金额总计1.31亿元。

5.长江如皋段禁捕退捕工作全面实施。长江如皋段水域禁捕和退捕共核定持证退捕渔船31艘,涉及31户,95人。拆解各类长江渔船113艘,网具全部收缴,报废处置网具106吨,应禁捕和退捕补助资金全部支付发放到位。组织13家优质企业,帮扶培训,就业安置,先后提供了家政、保安及普工等要求不高的岗位102个。沿江镇村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悬挂布标横幅、开通电子显示屏、户外广播宣讲等方式,宣传到每个企业、每个餐馆、每个码头、每户居民。曝光偷捕、贩卖、加工、食用江鲜的典型案例,引导舆论关注禁渔,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2020年,市农林水利综合执法大队出动执法船艇69艘次,开展陆路巡查72次,执法人员537余人次,开展夜间执法巡查18次,开展联合巡查12次,无人机飞行69航次,跟踪暗访可疑船只3艘。先后收缴非法网具29套,取缔涉渔“三无”船舶4艘,查获违反禁渔期、禁渔区规定捕捞案件8起、违反禁止垂钓的区域垂钓案18起,其中司法移送2起,行政处罚25人次。

6.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获批以农民合作社综合社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批江苏省农村改革试验区。累计发放承包土地经营权贷款208笔,共发放贷款1.96亿元, 抵押承包土地经营权7.6万亩,受益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201户。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网络建设,8家银行积极跟进试点。农村产权交易项目累计1.39万宗,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25万亩,总交易额19.1亿元。全市第一笔农村产权线上交易项目顺利成交。

二、存在主要问题

从总体看,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保持持续向好势头,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对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目标,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有待加快。农业产业集聚度还不够高,品种多而不优、品牌杂而不响,高质量的农业项目还不够多,农业全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价值链没有有效提升,供应链没有完全打通,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有待强化。全市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加重,农业兼业化、副业化日益普遍,对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方面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农业劳动力问题仍是瓶颈, “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亟待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品初加工、仓储、烘干、物流等基础设施还不配套。

农机化转型升级有待提升。

三、2021年工作举措

(一)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强产业调结构。在稳产保供基础上,持续优化“花木盆景+三黑三白”的产业格局。稳定粮食生产。认真落实粮食生产“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要求,压实属地责任,提高粮食生产保供能力。2021年确保完成149.5万亩、13亿斤的粮食生产任务。加大优质稻米产业开发力度,提高稻米内在品质。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挖掘现有养殖产能,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快推进15万头生猪稳产保供基地建设,确保完成生猪稳产保供任务。立足“东串猪”等遗传资源优势,推广“猪+草+猪”生态循环养殖技术,打造黑猪肉品牌。做精花木盆景产业。充分发挥“如皋盆景”品牌效应,以国际园艺城、小微盆景集聚区等重点项目为载体,坚持“做高端、出精品”,推动苗木生产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补齐花卉短板,大力发展“花海经济”。做实特色果蔬产业。合理安排茬口布局,构建黑塌菜从种源保护、基地生产、加工冷链、烹饪消费的全产链体系。深入推进白蒲黄芽菜和白萝卜等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二是强化基础建载体建设。2021年继续建设高标准农田6.4万亩。大力推广“先流转,后建设”模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突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农业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围绕本地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和产业链条短板,加快引进一批体量大、质态优、带动力强的田园综合体、精深加工类项目。三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合资源,加快筹建实体化农业投资服务平台,实现结构调整、投入生产、品质控制、品牌打造、销售流通、风险保障一体化,促进全产业链闭合、全价值链高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磨头和搬经两个国家级产业强镇、如城和长江两个省级农业园区为引领,建设一批农业设施园、标准园。扶优培强一批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乡村产业“新雁阵”。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机。引导经营主体发展“互联网+”农业,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育一批电商企业和“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四是打造农产品特色优质品牌。加快品牌化进程。大力开展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打造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农业知名企业品牌,力争鼓励每个优势产业整合打造1—2个主打品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1个、江苏省农产品品牌2个以上,逐步构建以“两品一标”农产品为基础、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完善品质化体系。以创建“国家基层标准化改革创新先行区”为抓手,健全以质量为核心的生产、包装、储藏、运输等产业标准化体系,促进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加强“两品一标”及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确保种植业绿色占比达到65%以上;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追溯“一张网”管理,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现规模以上农业生产主体监管全覆盖、可追溯率达85%以上,2021年建成2个五星级和12个四星级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二)有效拓宽富民增收新路径。一是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到哪里,新型合作农场就发展到哪里,到2022年,全市种植结构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村(社区)新型合作农场覆盖率达50%,总数达到95个。以“百企联百村”行动为抓手,围绕企村发展需求,梳理联建项目清单,加快典型培育,确保每个镇(区)有10%的村(居)培育成企村联建典型。加快强村加油站项目建设,年前确保1家投入运营,2021年累计达到4家。二是持续促进富民增收。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增收。不断完善创业补贴、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返乡创业。发挥乡土人才“三带两助”作用,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搭建乡土人才交流平台,强化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三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巩固前期脱贫攻坚成效,逐人逐户开展核查,逐个指标进行对照,着重关注脱贫户收入是否稳定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是否存在遗漏环节、识别退出的认定程序是否完备、防止返贫工作是否推进到位等问题,确保善作善成、取得全胜。深入推进后续帮扶工作,在保持原有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聚焦相对贫困群体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支出致贫返贫等关键问题,构建防止返贫致贫的长效机制,不断放大脱贫攻坚成果。

(三)全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持续优化乡村美丽环境。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突出系统整治,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垃圾分类、卫生户厕改造、“河长制”管护等各项工作,做到一般村环境整洁、重点村面貌提升、示范村亮点彰显。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管护要求,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推进城北街道野林村省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建设。完善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加大秸秆收储新模式的推广力度。坚持成效导向,利用信息化监控、网格式监管、群防群治等手段,保障长江禁渔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培育发展乡村美丽经济。以景区村庄和乡村特色产业为依托,跨区域开展美丽乡村组团联建。大力引进社会资本,通过“村集体+农户”“财政+社会资本”等模式,经营村庄美丽资源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加快培育新业态,全力打造一批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综合典型样板,积极开发一批农业休闲康养于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农文旅产业全链条发展的乡村田园综合体和“宜业宜游宜居”的农业小镇,推动如皋乡村由“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变。

(四)加大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力度。一是“盘活”土地。贯彻落实新《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全国试点成果应用。2021年,确权档案全部进馆。积极完善农民建房工作机制,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有偿退出机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试点。建立县级主导、镇级主责、村级主体的宅基地管理机制,落实基层政府属地责任,规范宅基地镇级审批管理。二是“搞活”产权。继续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行政村“政经分离”试点,抓好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规范运行。进一步优化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平台,完善准入机制,健全交易制度,确保土地流转、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出让等交易行为规范透明。继续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努力达到全市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