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度病虫情报第五期(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来源: 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28 09:56 累计次数: 字体:[ ]

病虫情报

第五期

如皋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4月24日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近年来影响我市水稻生产的主要种传病害和苗期病虫有恶苗病、干尖线虫病、苗稻瘟、稻蓟马等,其中恶苗病在机插秧上发病较重,干尖线虫病在部分感病品种种植区域呈加重趋势,苗稻瘟、稻蓟马等病虫在部分地区苗期发生普遍,对水稻苗期安全生长构成较大威胁。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是“前防、中控、后保”的绿色防控策略的核心技术,是经济、简便、高效控制种传病害及前期病虫危害的重要措施,尤其是种衣剂拌种包衣还可促进根系生长,利于培育壮苗。各镇(区、街道)要高度重视水稻种子处理工作,加大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努力提高种子药剂处理覆盖率,为打好丰产基础、保障水稻安全生产构建屏障。

一、精选稻种

要选用无病健壮的种子,在药剂浸种、拌种前晒2-3天,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二、科学开展药剂拌浸种

种子包衣。对恶苗病发生区,可选用精甲·咯菌腈、甲霜·种菌唑、噁霉灵·精甲霜·氰烯酯、甲·嘧·甲霜灵、氟环·咯·精甲、肟菌·异噻胺、咯菌·精甲霜等药剂拌种包衣。对稻蓟马发生较重地区,可用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等拌种包衣。对恶苗病和稻蓟马混发区,可选用噻虫·咯·精甲、苯醚·咯·噻虫等药剂拌种包衣。对稻瘟病感病品种,可用肟菌·异噻胺拌种包衣。

药剂浸种。对恶苗病发生区,可选用氰烯菌酯浸种。对干尖线虫病发生区,可选用杀螟丹及其复配剂浸种。对恶苗病与干尖线虫病混发区,可选用以上两种药剂混合浸种。要浸足48-60小时(日平均气温18-20℃时需要浸60小时,23-25℃时浸种48小时),浸后不用淘洗,直接播种或催短芽播种, 确保防治效果。

三、注意事项

1、要根据农药标签要求,用准种子处理的药剂浓度,不可盲目加大或降低,保证种子处理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

2、包衣时要将种子与调好的药液充分混匀,确保种子均匀着药,建议使用专业器械拌种,提高种子处理质量。

3、浸种时必须处于蔽光状态;要先将药剂兑水配成药液后再倒入稻种,切不可先将稻种浸入清水后再倒入药剂;药液需淹没稻种;浸种时要经常翻动稻种,避免种子聚集发热而增加恶苗病病菌侵染机率;机插稻分批浸种时切忌废液再利用,以防药剂浓度下降和病菌污染降低效果。

4、直播稻田也要进行拌种,切不可不进行种子处理。

5、药剂浸、拌种后可不催芽直接播种或多浸少催,同时要适当降低塑盘育苗期间苗床的温度,以降低长芽阶段病菌的侵染。

6、浸拌种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得污染桑园、蚕室和蚕具,蜂农应注意放蜂安全;浸种后剩余药液要妥善处理,防止污染河沟、鱼塘;药液浸过的稻种禁做畜禽饲料,防止发生中毒事故;浸拌种后的农药废弃包装物不要随意丢弃,应妥善收集送至回收点进行有偿回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