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环境整治成果,不断提升农村环境管护的常态化、精细化水平,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农村环境,建设“民富村强乡美风气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河道整治、农路桥渠涵管护、绿化管护、垃圾收集处理、畜禽粪污治理、秸秆禁烧禁抛、农民违建治理“七位一体”长效管理,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管护要求
1.农村河道整治:围绕“水清、面洁、岸绿”的总体要求,对全镇各级河道进行整治和长效管护。一、二、三级河道整治由市、镇负责。一、二、三、四级河道(含家沟家塘)由镇、各村(社区)进行长效管护。各级河道(含家沟家塘)做到水面无恶性水生植物、无漂浮物、无障碍物,河水洁净;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粪污等入河现象;河岸青坎无违章搭建,无肆意取土、乱占河道等现象。全面推进“养鱼护河”工作,可养鱼河道要整河(或整段)发包以河养河。严禁电捕鱼,无未经批准设置的阻水设施。持续开展“拆坝建桥(涵)”工作。
2.农路桥渠涵管理:路肩边坡排水沟整理到位;路肩边坡无高草(不高于15厘米)、无种植;路面(桥面)干净整洁,无堆积、无占道、无抛洒物,用地范围内无摊晒农作物,桥下无堆积物、住人、停泊船只等现象;路口拐弯处无遮挡视线的障碍物。沟渠内外无飘洒垃圾、杂草、秸秆等阻水物,破损农路沟渠及时修复。
3.绿化管护:河坡、道路等按标准绿化,林带整洁,绿化成活率和保存率达95%以上,无毁绿现象,无明显病虫害。
4.垃圾收集处理:深入推进“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集中处理”的模式,镇、村级垃圾池(房、桶、箱)合理设置,设施完好,垃圾池(房、桶、箱)外整洁;所有道路、河坡、渠涵、村(居)民庭院前后等无暴露垃圾;庭院内外物品堆放整齐有序;人均日收集处理垃圾0.5公斤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废旧物资收购点物资堆放规整,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
5.畜禽粪污治理:全镇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作按照镇相关文件要求执行,全镇范围内无露天粪污点,无畜禽粪污直排入河等现象(由镇兽医站巡查、督查)。
6.秸秆禁烧禁抛:夏收、夏种(5月20日-6月30日)与秋收、秋种(10月20日-11月20日)期间(可根据实际收获期进行调整)无焚烧秸秆和秸秆抛河(坡)现象。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七位一体”考核扣分外,报镇秸秆禁烧禁抛与综合利用工作督查组同时考核扣分。
7.农民违建治理:无未经批准私自建设(包括占用河坡违章搭建)或不按审批方案随意建设各类永久或临时性房屋或其它建(构)筑物等(由镇城建线巡查、督查、考核)。
二、考核办法
对管护人员、垃圾清运,由镇“七位一体”办公室制定考核细则,每日考核。
对村(社区)从2017年3月份起制定新的考核细则(见附件2),每月考核一次。
三、奖惩办法
(一)激励机制
季度考核奖:村(社区)季度综合排名第1名奖励4500元,排名第2-3名各奖励3500元,排名第4-6名各奖2500元。奖励资金由各村(社区)用于“七位一体”长效管护投入。
年度考核奖:村(社区)根据全年“七位一体”考核结果“七位一体”日常考核全年加权平均后得分占比90%,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考核季度平均成绩占比10%,对全镇村(社区)进行排名,排名第1名的奖励5000元;排名2-3名的各奖励 4000元;排名4-6名各奖励3000元。奖励资金由各村(社区)用于“七位一体”投入及奖励有功人员。
垃圾房建设奖:为推进我镇垃圾集中收集,各村(社区)按镇统一规划和要求修建垃圾房,由镇工程组提供造价标准,各村(社区)自行组织施工,建成后经镇“七位一体”办公室和工程组验收合格后,镇按每座垃圾房1000元奖励到村(社区)。
(二)惩罚办法
1.畜禽粪污治理方面
凡市“七位一体”长效办检查发现的畜禽粪污直排问题,第一次发现在考核扣分的同时,扣款2000元/处;第二次在加重扣分的基础上,扣款5000元/处;第三次及以上发现同一问题未整改的,在加重扣分的基础上,扣款10000元/处;直至整改到位为止。
2.秸秆禁烧禁抛方面
凡市“七位一体”长效办检查发现的秸秆露天焚烧和乱抛问
题,第一次在考核中扣分并由各村(社区)进行整改;第二次检查发现同一问题未整改的,在加重扣分的基础上,扣款500元/处;第三次及以上发现同一点问题未整改的,在加重扣分的基础上,扣款1000元/处;直至整改到位为止。
3.农民违建治理方面
凡市“七位一体”长效办检查发现违法建设的,除考核扣分外,占地面积100平方米以内的,扣款2000元/处;占地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扣款4000元/处。未组织拆除或拆除不彻底的,视情节处以2000元—10000元扣款。
(三)资金发放
1.根据考核情况对管护人员报酬基本工资按月打卡发放,考核工资按季打卡发放。
2.镇“七位一体”长效办根据每月对各村(社区)的巡查暗访、督查考核情况,对各村(社区)进行综合打分,按季测算各村(社区)奖补金额。同时村(社区)每季最后一个月30日前按季负担“七位一体”费用。奖补资金在村(社区)负担“七位一体”费用中扣除。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各村(社区)应加大对“七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及时对破损垃圾房(池、桶)及使用工具进行维修、更换、添置。
4.加分内容。为镇提供现场会的,按村级目标岗位责任制意见给予加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建立农村环境“七位一体”长效管理工作领导组(镇领导组名单见附件1),镇“七位一体”长效办由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各村(社区)要建立以村(社区)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级领导组。要强化责任意识,安排专人负责长效管理工作,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强化日常管护,确保组织到位、经费到位、责任到位、考核到位。镇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统筹推进。
(二)明确职责。镇“七位一体”办公室负责管护人员的录用考核,落实垃圾清运人员(单位),做好全镇原“四位一体”长效管护;负责全镇“七位一体”督查考核,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及时进行整改;协调做好考核报酬的结算、发放工作。各村(社区)负责做好村(社区)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村(社区)民素质,禁止村(社区)民向河道、渠道、路边、配套设施等倾到废弃物;负责垃圾房(池、桶)的维护更新,保证设施完好,不合理及时进行调整;负责杂草、建筑垃圾等清理,并负责临时堆场;负责秸秆禁烧禁抛、畜禽粪污综合整治、农民建房治理;镇派出所、环保办、农业服务中心、国土所、建管所、城管中队、兽医站、水利站、农路队等部门要通力协作,严肃查处垃圾和秸秆乱烧乱抛、粪污直排、农民违章建筑、损坏公共设施等行为,为“七位一体”长效管护营造宽松环境
(三)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农村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村(社区)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渠道,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车走村入户、“整洁家庭”创建等多项活动进行宣传,引导村(社区)民自觉维护环境整洁;各村(社区)要制定村规民约,制定“整洁家庭”的评比标准,并定期召开广播会强化宣传效果。要通过全民参与、广泛宣传,引导村(社区)民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生活风尚,增强群众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积极性,开创农村环境管护工作新局面,把我镇农村环境管护工作推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