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4年经过财政、税务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31.68万元。体制财力结算6981.79万元,追加指标1336.22万元、专项补助526.87万元,上解支出2223.15万元,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余370.18万,实际可用财力6991.91万元。
2. 财政专户收入5460.57万元。
3. 上级补助收入6740.59万元。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财政总支出27913.8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67.51万元,财政专户支出20946.3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27989万元的99.73%。
三、财政预算执行结果
2024年度综合可用财力19193.0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力6991.91万元,财政专户收入5460.5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740.59万元,支出总计27913.83万元。
各位代表,2024年江安镇财政工作办公室围绕江安镇十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攻坚克难,难中求进,不断强化收入征管,积极化解资金供求矛盾,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开拓创新,基本完成了全年财政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一)多措并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我镇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收入任务,努力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一是积极培育财源。始终贯彻“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抓住项目牛鼻子,大力配合党委政府做好龙头型、科技型项目的招引,当好项目服务“店小二”,为快速推进项目签约、落地、投产做好资金保障。二是用好用足政策。认真梳理各类财政扶持政策,主动协助企业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用良好的项目和优质的服务组织帮助企业向上申报,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促进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财政“造血”功能。三是强化依法征管。积极支持和配合征收部门依法治税,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组织财政收入。高度关注经济形势和财税政策的变化,加强对重点税源和重点税源企业的运行税收分析,掌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
(二)统筹谋划,助推提升治理水平
在当前面临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形势下,江安镇财政工作办公室围绕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和基础工作重点投入,发挥财政积极作用,进一步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水平再提升。
1.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江安镇财政工作办公室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足额安排“三保”经费预算,严格落实“三保”责任。截止目前,我镇共计发放尊老金、民政定补、重残补助、义务兵补助等民生支出约2590.45万元。
2.落实农业补贴制度。江安镇财政工作办公室认真落实各类惠农补贴政策,及时准确地发放至农户手中,经统计今年共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等近67000户,金额达1500.07万元。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道路环境整治资金投入力度,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保障;积极参与秸秆禁烧禁抛工作和河道整治工作,有力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河道整治工作的开展;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推动乡镇村宜居宜业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全年,我镇用于城乡社区环境卫生的资金达972.76万元。
4.做强集体经济,特别是加强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功能,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的整合力度,改善贫困村的发展条件,增强贫困村的发展能力,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
5.持续强化村农路农桥建设,为民办实事。积极做好江安镇农路建设工作,按合同条款抓质量、抓安全、抓进度,确保按时间节点建成老百姓满意的优质工程。
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预算法》和深化预算改革决定要求,紧紧围绕本届人代会确定的目标思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财源建设,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运行质量,逐步建立镇级公共财政运行机制。2025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编制如下:
一、财政收入预算
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00万元,其中增值税9300万元。
2. 财政专户收入预算6900万元。
3. 上级补助收入6800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
2025年度财政支出预算为23123.26万元。其中: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486.09万元。
2.财政专户支出13637.17万元。
三、预算平衡方案
2025年度财政可用财力2320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体制结算财力9500万元,财政专户收入69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800万元,减财政总支出23123.26万元,当年收支基本平衡。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的财政工作,全面完成年度财政预算,对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确保2025年财政任务圆满实现,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税源建设,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不遗余力培育税源。强化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源排查和税源监控预测机制,通过走企业、下村居,深入一线调研企业税收缴纳情况,实地了解税收缴纳情况,优化协同共治模式。实施技改贴息、亩均税收贡献奖、项目投入奖等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推动企业产业升级,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挖掘企业税收增长点,为镇经济发展培育财源税源。
二是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大力配合党委政府做好龙头型、科技型项目的招引,当好项目服务“店小二”,快速推进项目签约、落地、投产,最大效应实现税源到税收的转化。
三是切实强化依法征管。积极支持和配合征收部门依法治税,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对重点税源和重点企业运行的税收分析,掌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
四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吸引企业总部入驻,最大限度发挥总部经济的税收效应。
(二)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预算确定的项目和支出标准安排资金,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和支出顺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是不断完善财政集中支付和部门单位报账制管理,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财政管理监督机制。
三是重大支出项目和工程项目,全部采取招投标方式来规范支出。
四是认真搞好财政审计监督稽查工作,不断提高财政及财务管理水平和财政保障能力。
五是强化债务管理,加强对债务的统计分析和风险防控,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对政府投资工程加强控制,新建工程严格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查。
(三)落实长效措施,完善财政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范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从源头上狠刹奢靡浪费之风。认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相关公务开支范围和标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保障“三保”支出落实到位。
二是强化预算约束作用。高度重视年度部门预算工作,认真、全面地编制年初预算,增强做好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严禁列支超预算、无预算费用,严把资金使用、票据管理和支出审批关。
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树立绩效目标意识,紧扣绩效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无绩效目标的项目一律不予纳入预算,同时预算执行要严格与绩效目标挂钩,逐步建立镇财政运行情况综合绩效管理体系,提高我镇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财政良好形象
一是强化纪律意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
二是强化廉政意识,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的主体责任,通过给全体同志上廉政党课,不断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群众无小事,全面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让服务对象“最多跑一次”努力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