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城南街道)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南街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围绕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升。现将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坚持依法决策,增强公众参与实效。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机制,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全年完成重大项目风险评估7件。对规范性文件管理“立规矩”,把行政瑕疵和社会风险降至最低。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顾问主动服务大局,参与重要议题,审查重要文件、参与重要决策、重大项目论证,为征地拆迁、专项整治等中心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提高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全年落实街道党工委会前学法6次,完成重大议题合法性审查2件。审查各类合同232件、一般性文件26个、其他服务事项32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全年办理群众政府信息公开10件、履职申请9件,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推动依法治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积极应对各类诉讼案件,全年共办理6件行政复议、8件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与案件胜诉率均达100%。认真推进行政争议排查化解工作,从源头上压降行政诉讼发生率、败诉率,全年共排查行政争议21件,已化解13件。规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行政执法人员管理,主动介入街道重大行政执法活动,梳理潜在风险点并及时提醒执法部门。组建“法治体检团”走访辖区内中小企业,了解企业法治需求,规避企业风险。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定期到村居开展服务,参与法治乡村建设;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116名,实现“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广泛开展援法议事等活动,在社会面形成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民法治观念。一是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紧紧围绕法治乡村建设目标,认真谋划肖陆村国家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助力构建法治乡村治理新格局。有序推进省、市二级法治薄弱村(社区)整治工作,对照清单逐一自查整改、补齐短板、验收销号。二是深化普法宣传力度。今年来组织开展各类普法活动30余次,重点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重要法律法规;注重青少年法治教育,今年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夏令营”系列活动广受好评。三是加强法治阵地建设。今年着重对村居法治文化阵地进行提档升级,积极申报肖陆村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目前城南街道9个村(社区)顺利通过省级民主法治村考核验收,省级创建率达52%。将法治元素融入农家书屋,把法治讲堂、普法教育搬到书屋内,实现全民阅读与法治阅读有机融合。
(四)加强纠纷排查,坚持依法化解矛盾。一是优化调解员队伍,提高调解员经费保障,组织专职调解员集中培训,提升调解员能力水平。二是紧盯重点时间、重点领域,充分发挥调解员、网格员覆盖面广、人头熟、情况熟等优势,开展“地毯式”纠纷排查,对常见多发的矛盾纠纷,依法及时就地进行化解,2024年各村居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46起,其中化解592起。三是组织开展多轮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专项活动,2024年各类专项行动共排查49起,成功化解39起,及时处理各类突发重大矛盾以及群体性事件,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公调、访调、诉调对接,2024年成功化解公调对接9起、访调对接4起、诉调对接4起。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些许不足。一是依法行政意识仍需再提升,少数党员干部法治意识不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少数村居对于交办的涉诉纠纷化解缺乏主动性;二是对矛盾纠纷“窗口期”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群众反映的矛盾未能及时着手处理,引发大量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三是执法人员能力水平仍需再提升,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
1、进一步深化干部依法履职。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将学法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切实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严格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落实行政争议排查化解制度,开展行政争议风险隐患排查,做好行政争议的预警和矛盾前端化解工作。
2、进一步优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开展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做好合法性审查审查工作。做好2025年普法活动规划,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繁荣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
3、进一步强化法治服务群众。认真做好各领域矛盾纠纷排查,按照纠纷等级分类化解;落实党政领导日常接访以及重要矛盾包案化解制度,完善公调、访调、诉调对接机制,整合力量化解矛盾,切实将非诉方式化解矛盾挺在前面。通过推广“惠益通”APP,积极为辖区群众、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治讲座、法律援助、法治案件等一站式法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