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城街道、城南街道)
高新区(如城街道、城南街道)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来源: 高新区 发布时间:2024-02-01 16:56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全年目标任务,聚焦重点指标争先、重点工作攻坚,凝心聚力、创新实干、奋勇争先,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科学调度、精准施策,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5亿元、增幅13.4%,全部工业开票248.5亿元、增幅16.77%,规模工业开票167.5亿元、增幅20.8%,工业产值194.76亿元、增幅23.93%,全部服务业开票510.46亿元、增幅7.5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95亿元、增幅5.7%,建安投资148.66亿元、增幅10.9%。新增新开业规模工业企业7家,完成智改数转项目66个,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1家、限上服务业企业28家,新增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家、房地产开发企业4家。

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为王、发展为要,新质动能不断涌现。接续开展双招双引“百日攻坚”和“双月收官”竞赛活动,成功签约落户5亿元产业项目12个;全年累计注册并入库总投资5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个、5亿元以上内资项目17个;成功招引并认定专精特新高质量制造业项目3个、科创项目32个、服务业项目13个。皋鑫电子硅片项目、天南电力技改扩建项目、锐拓精工智能制造装备项目、伟腾半导体专用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并通过南通5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考核认定;霖鼎光学、弘远晶体项目实现主体封顶,正在加快内外装修、设备采购;际弘汽车器件、辰同超声波检测等项目投入运行,正持续释放产能;正海磁材110kv变电站实现送电投运,为冲刺10亿元产值打下保障基础;中建三局装备式产业基地,成功落户沪苏科创园西部园区。星业滚子、秀品机械、依诺基科等项目土地已摘牌;舍勒智能、崟冠智能、镕晟高导、新聚力等重点项目正加快推进。万达轴承成功通过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成为“北交所深改19条”后,按新标准执行的首例过会企业,从2023年1月12日新三板挂牌到2024年1月19日成功过会,仅用时1年零7天,打破过往北交所纪录。

一年来,我们坚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坚持把科技创新理念贯穿到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全年申报高企103家、占全市22.2%;认定54家、占全市19.2%;净增23家、占全市13.4%。科创项目招引32家、占全市15.8%;技术合同成交额14.72亿元、占全市17.2%;产学研92项,占全市28%;发明专利授权截至11月份162件,占全市25.6%。36个国家海外人才进入国家级申报评审;斯慧生物莫小兵入选省级“双创计划”;明易科技、皋睿智能、理万电子等7项目入选“雉水英才”。卓远半导体被认定为潜在独角兽企业,世睿电力、迅镭激光、珂黎艾被认定为瞪羚企业。天南电力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立项,力威机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估优秀。力星、力威牵头的南通市级创新联合体成功获批半导体及电子产业孵化链条、光电科技产业园分别入选南通市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科技企业加速器名单;软件园二期(如皋智慧谷)获批南通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力威机械省海洋工程船舶(平台)甲板机械智能装备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更美科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南通正海研发基地等载体获批或落户。

一年来,我们坚持园区建设、产业集聚,板块活力逐步提升。按照“六个一”发展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强链补链行动,推动优质产业项目招引落户。沪苏科创园。坚持特色、专业、创新发展之路,双群东路拓宽工程、雉水大道电力排管工程已竣工,福寿东路东延、东创路等项目正在办理施工前期手续。沪苏智造园开工建设,霖鼎光学、皋鑫电子、天南电力、星业滚子等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光学光电、智能制造、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初步形成。电子信息及泛半导体产业园。高效服务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2个、省级5个,正海磁材产能持续攀升,舍勒智能、秀品精密、力士乐智能等项目成功签约并加快推进,成功举办全国半导体材料标准讨论会,多措并举夯实第三代半导体、激光及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基础。长寿未来农业园。聚力打造高辨识度的合成生物产业集聚区,园区中心路、经五路正在加快建设,依诺基科如皋中试熟化基地、华东理工大学合成生物概念中心、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等平台相继启动,依诺基科、朗邦科技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成功举办长三角(如皋)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大会。软件园。坚持产业特色、助推集群发展,网易、颐高等重点数字经济企业落户成功举办智能路网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进一步提升产业聚焦度与园区知名度。软件园二期办公氛围持续提升,56家企业实际入驻办公,在园办公人数超1200人。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发展为民,民生福祉稳步增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高质量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认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如城街道。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年度考核全市第二,19个村(社区)累计21次进入红榜,全面开展村级治理“积分制”工作。完成粮食面积28510亩;6000亩高标准农田一期建设全面结束。26个村居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70万以上,其中2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完成9个村(社区)的村庄规划评审、合法性审查等程序性工作,获得市政府同意规划方案批复。城市管理,推进紫光新村、司马嘉苑、长安新村等安置小区消防整改维修;指导辖区内143个商业小区组建业委会,全年完成组建率55%;全年打造城市社区文明楼道152个,居民小区A档小区达标率95%。有序推进苏浙大市场整治监管巡查,拆除停车场公共区域67处违法建筑6900平方米。查处在建行为73起,拆除面积3812㎡;拆除往年存量违建7起,面积2604㎡。污染防治,淘汰国三柴油货车524辆,超额完成序时任务;240户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完成改造;5处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移交市住建局统一管理。妥善处理环境信访问题77件,规范管理危废企业26家,现场核查企业大气治理工程项目24家。社会民生,“一老一小”融合服务中心正式对外运营;完成如城小学、健康幼儿园、新民小学食堂提升改造;积极实施乡村公益医疗互助项目;便民服务中心被评为“南通市十佳政务服务大厅”,获批“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

城南街道。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年度考核全市第一,10个村(社区)累计27次进入红榜。“两品一标”完成比例超70%;粮食总面积达6.9万亩,新增面积超1000亩。规模化经营主体超120家,新增示范家庭农场4家,新增1000万以上农业项目2个。集体村营收入合计3221.47万元,全面实现村营收入70万元以上,其中15个村(社区)完成村营收入100万以上;化解村级债务24.53万元;农村产权交易审核、开标223个项目,成交额1791.5万元。城乡建设,高标准推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工作,完成整改面积2940亩;占补平衡立项入库114.13亩;“旱改水”项目立项入库223.08亩;100#地块、五里港片区、龙游河三期获得征地批复;派出所、气象站等公益设施项目征收报批;推进团结河、磨桃河、草张前河等水系工程建设,完成787户改厕工作。污染防治,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攻坚完成68辆;560户分散农户污水治理竣工验收;积极推进实施桃金西路、人民东路、金桃苑等6项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村(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实现100%。社会民生完成肖陆村睦邻点、张八里社区助餐点建设,敬老院二期近期将投入运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乡村覆盖率全面达标;完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村级医保服务点全覆盖创建;居民养老保险征缴11568人,居转企完成新增1236人,续保1315人。持续强化社会救助及慈善体系建设,对低保、特困供养、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保障救助。

一年来,我们坚持底线思维、标本兼治,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压实全体党政领导、街道、园区、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务实推进全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专项整治、餐饮场所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重点工作,排查出各类事故隐患4262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9条,挂牌督办7条,均已完成整改,全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可控。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办结环境信访举报198件、办结率100%;完成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592辆、完成率101%;推进桃金西路、人民东路、金桃苑等6项污水管网改造,西凌河和马王沟等河道整治提升;新建改造户厕2047户,完成率90%;完成分散农户污水治理835户,完成率104%。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全面起底矛盾纠纷,多渠道汇聚群众诉求,持续开展“三百”信访包案和重点领域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活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