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蒲包最重要的就是编好四方底,一旦四方底编错了,这个包就不能成型了。”坐在院子里的矮凳上,长江镇蒲港社区的老人吴迪宣一边利索地编织着几根蒲草,一边给记者讲述编织技巧,不多时一个小巧的蒲包便显出雏形。
蒲工艺品的制作在蒲港社区代代相传,一根根蒲草编好四方底后,后期可以编成多种多样的手工艺品。蒲港社区的发展之路也与之相似,近年来,蒲港社区高度重视田园特色项目建设,把江蒲笋、草坪、江蒲大米等特色产业项目的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四方底”,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项目落户 居民喜开颜
位于蒲港社区16组的草坪种植基地是蒲港社区的一道靓丽风景,该基地占地面积200余亩,是社区2017年引进的项目,项目落地后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增加了居民的人均收入。“土地流转给居民带来了基本收入,基地再返聘居民过来打工又增加了他们的额外收入。”蒲港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新建告诉记者,该草坪种植基地虽然面积不大,但让村里不少留守老人的生活发生了美好变化。“老人家原本在家没什么收入,也比较孤独,出来种种草既有收入,还能互相做伴,大家脸上的笑容都变多了。”
“我们老夫妻俩自己在家种田,一年下来赚不了多少钱,现在既有租金拿,还能打工赚钱,天天也有人做伴,生活别提多开心了。”居民李奶奶说,孩子们常年在外打工,她和老伴儿想出门找点事情做,孩子们都不放心,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孩子们也放心。
因地制宜 品牌赋生机
“2019年,我们蒲港社区创建了‘江蒲大米’特色品牌,发展绿色江蒲稻米种植项目,经过三年的发展,如今已经逐步步入正轨。”吴新建说,蒲港社区地处江边,水网密布,江岸边、河道里蒲草生长繁茂、常年不败,社区引江水灌溉稻米,不仅稻米带有淡淡的蒲草香气,且江水富含浮游生物和多种矿物质,能为水稻提供充足的养分,产出的香米品质优良,每次到了收割季节都是供不应求。“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带动更多居民一起致富。”
“与培育稻米类似,我们社区还引进了红心柚,着力打造社区特色品牌。”如今,蒲港社区的“江蒲”系列品牌已经成了社区一张靓丽的名片,让社区的产业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
精神引领 发展启新程
最近,广大特材(如皋)产业园项目即将扩建到蒲港社区,为了让项目更好地落户,蒲港社区两委班子在社区服务中心安了家。“工业项目能落户到社区,给社区的下一步发展又带来了新的机遇,社区两委班子都充满了干劲,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是写在吴新建办公室墙上最显著的标语,也是他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一起总结写下的蒲港精神。“蒲草带给了我们精神启发,它作为一种水生植物,在蒲港的大小河里随处可见,第一年割去,第二年又长出来,年复一年、生长不绝,我自己将它概括为‘野蛮生长’。”
蒲草汲江水而生,不用细心呵护,在风雨中依旧能茁壮成长,吴新建说,他希望蒲港社区的发展也能像蒲草一样,不怕艰难困苦,最终变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将蒲草的精神与我们的社区工作相结合,最终总结为这15个字,我们将以此为引领,扎实推动蒲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