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情况的通报
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市安委会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问题处置监管水平和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问题处置监管平台有效运行,助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生产问题处置监管平台建设在市纪委监委、市安委办的坚强领导和各部门积极配合下,上线运行三个月以来开展了平台登录维护;信息签收、录入、办结等相关工作。现将平台运行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1.数据录入情况。截止到7月12日,平台信息录入数量共计1050条,录入数量排南通市第二位,其中问题线索共计55条,隐患线索共计989条,事故线索共计6条。所有部门均已录入数据,其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数据录入较多,市自然资源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如皋海事处录入数据较少。
2.数据办理情况。截止到7月12日,录入平台的1050条线索中, “办理中”77条,占总量的7.4%;“已办结”973条,占总量的92.6%。其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结率较高,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办结率较低。
二、存在主要问题
1.进入情况不够快。3月16日,市安委办对各部门进行培训并建立了微信群,4月15日、5月8日、6月5日,先后召开三次平台使用情况推进会议,明确要求各部门务必于5月底前完成今年数据补录工作。监管平台上线试运行后,目前仍在对各部门使用人员分批开展重点辅导,推动平台信息录入工作。但截止6月底,仍有部分部门未将今年以来涉及到的安全生产问题、隐患补录入系统。
2.数据录入不规范。市安委办要求处置监管平台问题、线索、隐患时,要填写完整、准确。但从监管平台信息录入情况看,仍有将隐患填写成问题的,在“问题详情”中未填写“时限要求”,在“处置跟踪”中未填写“问题整改方案”、“问题整改落实”等重要信息,造成办理过程不规范,处置跟踪信息不完整,整改的具体方案和措施没有上传附件。“整改情况”与“复查结论”过于简单且都是“基本整改到位”,监管平台无法确定存在问题隐患是否已落实整改到位。
3.线索办结不及时。各部门因办结不及时或因录入时粗心大意导致线索办结不及时,产生“一级报警”28个;“二级报警”1个;“三级报警”1个,给我市在南通平台建设考核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自7月15日起,将线索报警作为对部门考核、通报、约谈的重要内容,希望引起高度重视。
三、工作要求
1.深刻认识平台使用的重要性。各镇(区、街道)、市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建设运行监管平台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是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各部门把监管平台的使用作为提升问题隐患整改落实,加强监管体系的重要任务,着力解决传统监管方式中存在的监管效率低、安全隐患处置不及时、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2.全面推动平台运行规范化。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各镇(区、街道)、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平台的使用工作,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专人每天负责登录使用平台,各镇(区、街道)账号现已下发,请抓紧做好相关工作的谋划。同时,做好及时签收、办理问题隐患信息,全面加强平台使用管理,准确录入信息,确保隐患处置真实。
3.充分发挥平台监管效能。各镇(区、街道)、市各有关部门要将监管平台作为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的有力抓手,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和科学精准的监管,把安全生产真正抓细抓实抓到位。市纪委监委、市安委办定期通报平台使用情况、数据质量,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线索、隐患不录入,以及签收、办理不及时、整改不到位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确保发挥平台监管效能,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落地见效。
如皋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7月14日